华池县林镇乡:食用菌撑开“致富伞” 产业链铺就“振兴路”
近年来,华池县林镇乡紧扣“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澎湃动能。
走进华池县林镇乡食用菌产业园C区,连片的大棚在阳光下整齐排列,棚内菌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新鲜的香菇经冷库暂存、分拣车间分级后,将装车发往郑州、福建、上海等地,部分经真空包装后远销韩国、美国,日均销量达800至1000筐。
庆阳聚力菌业有限公司林镇食用菌产业园主任杜青华说:“现已上了80个棚,80万棒香菇,每个棚1万棒,产出香菇500余吨。”
庆阳聚力菌业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让昔日的农田变身标准化产业园,村民们不仅能领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在园区务工。
庆阳聚力菌业有限公司林镇食用菌产业园主任杜青华:“目前已兑付土地流转费90152元、租赁费63万元,带动当地群众200余人在园区这边干活,群众增收每人达5000元以上。”
林镇乡黄渠村村民同文梅,过去因为家庭原因,只能守着土地务农,随着家乡食用菌产业园建成,像她这样不便离家的妇女,也迎来了就近增收的新机会,生活有了新奔头。
华池县林镇乡黄渠村同文梅说:“我就是这当地的农民,香菇园建起来,我们每天早晨下来摘菇,一天平均收入130块钱。”
在产业园B区的平菇种植大棚内,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鲜嫩的平菇簇拥着从菌棒中冒出,范台村村民陈梅芳正娴熟地采收、整理,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华池县林镇乡范台村村民陈梅芳说:“往年一直就要出门(打工)呢,今年根本不需要出门,我们今年在这打工,挣的有花的钱,也有攒的钱。”
林镇乡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更离不开对“废物利用、循环发展”理念的践行。当地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玉米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在产业链中变身为食用菌生长的优质培养基,既解决了废弃物处理难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农业废弃物—菌棒—食用菌—菌渣还田”的良性循环模式,让绿色发展理念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庆阳蕈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茂鹏:“第一步我们做了20多个棚,放了不到40万蘑菇棒,试一下气候,感觉气候挺好的,每天基本上出十到十几吨蘑菇,下一步我们计划马上拉材料,种20亩赤松茸,赤松茸的原材料主要是周边的玉米、玉米芯,第三步,剩余的棚我们计划到11月份种植羊肚菌,计划在这里扎下根,扎实实地的干几年,我们自己发展,让老百姓跟着我们发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