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元城镇: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今年来,华池县元城镇按照县委、县政府“12345”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紧扣“农业种植现代化、畜牧养殖规模化、菌食加工智能化”产业发展定位,顺势而动,应势而为,抓项目、育产业、促发展,全力推动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助力产业发展稳中有增
华池县紧盯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以新技术、新工具、新品种等现代化生产方式解构传统产业生产方式。一方面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和复种增粮增效行动,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经营方式,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1698亩,推广示范种植大豆玉米套种2000亩、玉米单产提升2000亩、鲜食玉米700亩、白瓜子绿色标准化种植500亩,打造万亩红花荞麦点1处,种植17000亩红花荞麦,以点成线、以线构面,带动全镇种植业提量扩面。另一方面引进良品良种、现代机械、种植技术,推广现代化种植,今年顶凌覆膜27750亩,种植粮食作物30420亩、经济作物16300亩,打造千亩绿色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2处2000亩,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00亩,通过经营主体基地示范种带动群众分散种,新技术指导科学种,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提升中药材产量,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膜玉米种植示范点
中药材种植基地
向“新”而进,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元城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动能和新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股份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沟门村为重点,以食用菌、反季水果为主攻方向,集全镇6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之力,建设元城镇智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处,新建智慧方舱食用菌种植仓20座,四季温控大棚10座,食品加工基地1处,引导群众通过承包经营、建棚养菌、借棒养菇等方式自主发展食用菌产业,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智慧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设计图
向“新”而去,助力产业发展扩规提量
坚持科学化、现代化、绿色化养殖方式,以高标准打造养殖示范片区为抓手,在高桥村建成绒山羊养殖小区1处,带动群众发展绒山羊养殖12户,养羊200余只;在高沟门村建成努比亚黑山羊养殖小区1处,带动群众发展努比亚黑山羊养殖15户,养羊260只,新建羊棚、草棚各18座。此外,培育养殖示范户23户,羊存栏达到19800只,牛存栏720头,猪存栏680头,带动牛、羊饲养量增长,撬动畜牧业发展潜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