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天价彩礼 倡导和谐婚嫁新风——团市委到城壕镇开展婚假彩礼调研工作
近年来,由于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农村婚嫁观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及经济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村婚嫁彩礼持续上涨,造成越来越多的农村适龄青年未成婚、离异青年未再娶。
为全面深入了解全市“彩礼”问题现状和产生根源,寻求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婚嫁新风,团市委副书记冯天宝同志协同团县委、县妇联一行6人于2018年3月8日下午到我镇开展婚嫁彩礼调研工作,在我镇召开了“彩礼问题”调研座谈会,镇机关青年代表和6个延川村村干部和青年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座谈。
会上,冯天宝同志询问了参会已婚青年的彩礼等婚嫁支出情况,并询问参会人员认为该如何抵制天价彩礼?婚嫁彩礼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合适?大家畅所欲言,从农村婚嫁观念、攀比心理、孩子教育、时代发展、电子产品发展等各方面对造成天价彩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表述,氛围浓烈。
3月9日上午,团市委调研组深入我镇定汉村开展婚嫁彩礼问题入户调研,随机走访调研了定汉村5户近年已婚青年,在定汉社区调研了8名适龄未婚青年及家长,询问了他们婚嫁彩礼支出情况以及对农村婚嫁彩礼问题的看法。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婚嫁彩礼普遍在12万—15万之间,而且在县城购买楼房和小轿车已成为农村婚嫁的必备附属品,加上彩礼、宴席、购车、购房、衣服钱、零花钱、离娘钱等,娶一个媳妇花销在40万元以上,而且越是贫穷的地方彩礼越高,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农村家庭,40万从何而来?于是一拖再拖,年龄越来越大,媳妇越来越不好找,似乎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婚致贫也成为农村群众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导致这种婚嫁囧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还是地方风气和群众观念所致,如果改变了攀比心理,改变了“女儿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娘家就成了亲戚”的错误观念,双方老人共同赡养,这样彩礼要不要似乎都无所谓了。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抵制“天价彩礼”的倡议也不少,但是婚嫁彩礼仍然持续上涨,婚嫁本事你情我愿的事,彩礼不给也不现实,但是过分攀比、超出家庭能力范围,造成家庭负债累累,估计这桩婚姻也不会美满。希望政府能够从物价、教育、婚宴、生育等各方面出台一些政策来抵制这种现象的恶化,另外,也希望社会各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对抵制“天价彩礼”进行全面报道,不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创建和谐文明的婚嫁观念,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