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乡镇动态

华池:太阳村的法治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25 20:19:33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人和景美产业旺”的和美乡村宏伟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而“人和”是其中的关键。华池县因势利导,把法治建设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主抓手,依托基层法治力量,赓血脉拓基地、强文化融法治、赋新能润民心,法治建设在村级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成效逐步显现。本期《法治进行时》走进华池县城壕镇,一起感受太阳村的法治之路。

“下大雨,他修的这个路把水挡住,压的涵管水不得出去把地淹了,看他们咋赔偿,我这是连打籽带草还喂羊呢,他现在最少得五千块钱赔。”这是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矛盾纠纷调解现场,华池县司法局干部、太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华鑫正在调解一起村民与油田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

因为建设需要,油田单位在该村河道处修建临时便道,因为涵管不能满足汛期排水需要,导致村民王学武家的玉米地在汛期被洪水淹没,从而引发企地纠纷。而施工企业代表则认为洪水并没有造成玉米地实质性损毁,只承担被洪水淹没部分的赔偿,双方未能达成调解意向。

史华鑫:“把你那玉米和秸秆都卖成钱,也卖不上五千块钱。”

村民:“那我不要钱你给我把草拿来,一吨或者两吨草给我拿来,以后水不漫哪怕两吨三吨,那是我的事。“

就这样,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中双方僵持不下,村组干部只好把双方当事人请到村里继续协商。最终,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康正富的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意向。

康正富:”我也叫我们干部下去把你们地看的都丈量了,下来就是一亩地,咱们就按一亩地对待,县政府发文,川地玉米青苗费一亩地1400块钱,咱们把以后的事情也考虑进去,站在目前来说也许是王学武在我这个处理上或多或少沾了点光,但是也有可能以后水漫了的话咱们也再不麻烦了,再不要天天把这个事情当事说,看这么能行吗你们两个?(双方当事人:能行。)能行的话咱们到时候井队搬家,就给人家王学武本人兑现咱这个承诺。“

太阳村位于华池县城壕镇东部,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52户1031人,总土地面积47.9平方公里。相传在宋朝时期,村内大路咀山上玉皇庙顶有一面铜镜,受东西方向太阳光反射,从日出到日落,阳光都会停留在对面半山坡上,由此得名“太阳坡”,后来这个地方就被命名为太阳村。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美丽传说的小村庄,随着法治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也逐渐从一个贫困村变身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太阳村积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法治文化供给。从2022年11月开始筹建的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今年5月建成运行。

”咱们现行宪法都是在82宪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五次修正,1988年修正案只是确立了适用经济制度,2018宪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也作为其他法律的母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今天,华池县司法局干部、太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史华鑫正带着村民参观村里的法治实践传承馆。

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历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历次宪法制订修正历程,设计红色法治文化、普法宣传、依法治理、法律援助等方面内容,标志着太阳村的普法工作重心由“普法宣传”向“普治结合”转变。

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康正富:”华池县司法局多年帮扶联系我们太阳村,普法宣传的场次比较多,老百姓在大凡小事上对法律都非常熟悉,不说把法律融会贯通吧,起码是耳熟能详。有一些邻里纠纷或者经济纠纷,他都知道诉状怎么写,到什么部门找什么人,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华池县司法局作为太阳村的帮联单位,先后投资 20余万元,建成包括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阵地。每年组织多批次的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进村组、进农户活动,帮助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调解矛盾纠纷。法治实践传承馆的建成运行,也为乡亲们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提供了便利。

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村民宗延强:夫妻之间闹矛盾了、地界纠纷了、打工要不下钱等等这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找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这些人给我们出主意。这些人解决不了的话,我们可以找村法律顾问帮我们打官司,过去这些纠纷就想着看谁厉害,问题没有解决,自己还犯法了。

太阳村还积极吸纳村组党员、退休干部担任法律明白人,选树学法用法示范户,把司法行政部门的主动下乡普法宣传,变成了村民自主学法普法用法,当过多年队长的董培智就是太阳村有名的学法用法示范户。

”通过自己的摸索,翻阅一些资料,还有司法局来组织一些培训学习,发些资料观看。前几年我在队上当过几年队长,农村基本的矛盾纠纷都了解,老百姓遇到一些问题也来问我,我大致给说一下,像遇到些矛盾纠纷,打架骂账这些事情特别少了,村民对法律基本有一些认识“董培智。

今天是村里厕所改造项目开工的日子,却遇到了一点儿麻烦。太阳村村民郭凤英家有两个儿子,这次项目规划实施的是老人常年不在家的大儿子家,而小儿子家的厕所因为年久失修已经自行拆除,并整理好了地基。在村组干部和董培智的协调下,村里决定按照老人的意愿,先实施小儿子家的厕所改造,这让郭凤英老人开心不已。

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康正富:“太阳村在乡村治理这块把法治这块抓的尤为突出,因为只有法治建设好,让人懂法知法守法,才能感觉这个事情公平公正,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才能树立好的乡风、好的民风,让人道德伦理更淳朴一点,能更好地延续德治建设,最后才能体现出人向好向善发展的自治建设。”

只有把法治挺在前面,人人都懂法、守法、尊法、用法,德治才能引领好、传承好,自治才能建设好、治理好。走进太阳村,随处可见法治乡村建设的美好景象,矛盾纠纷少了,村民关系和谐了,产业发展也让乡亲们鼓起了钱袋子,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