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彩---艰苦创业 勤俭持家迎来春色满园
画面中这位身系围裙正在和面的妇女就是吕文彩。1983年,吕文彩和郭宪莲喜结连理,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状况,1990年,他们夫妇带着全家来到华池县城,东拼西凑下开起了一家荞面馆,这一开就是11年。
吕文彩说:“(我们)1990年过来,当时一大碗荞面3毛钱,现在荞面都卖到一大碗10块钱上了……”
荞面馆的经营让夫妻二人看到了商机,赚到第一桶金后,吕文彩夫妇于2002年将小面馆开成了“名吃楼”,他们家独特的荞剁面制作工艺也让吕文彩成为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4年,53岁的吕文彩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办华池县北地雪小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主要从事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2017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国家级农业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几年时间,北地雪小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公司管理人员也发展到现在的28人,儿子吕宝天大学毕业后也回来帮助父母从事经营管理。目前,北地雪小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带动4000多名贫困群众从事杂粮种植、加工、生产。
华池县元城镇吕沟咀村村民吕兴虎告诉记者:“我一年种的五谷杂粮有玉米、糜子、荞麦,荞麦种有三四十亩,收成后就交给北地雪小杂粮加工厂,有时间也到他们厂子打打零工,收入也不错。”
致富不忘众乡亲,吕文彩夫妇返乡回村帮助村民发展小杂粮产业,帮助30多户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
元城镇吕沟咀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明喜说:“我们吕沟咀村有87户农户,自发种植荞麦,完了交由北地雪小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回收,另外,有部分农户在农闲时候外出到他们这里进行打工,这样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地雪小杂粮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及活力专业合作社经理吕宝天说:“公司在元城镇吕沟咀村100多户村民手中流转土地3000多亩,主要以种植荞麦、谷子等小杂粮为主,既解决公司所需原材料,也使农户增收。”
吕文彩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六口之家,虽然丈夫是上门女婿,但吕文彩依然把公公婆婆和自己的父亲接到身边精心照顾,直至去世。她们勤俭持家、忠孝仁义、团结亲友、和睦邻里的凡人善举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郭宪莲堂妹郭宪萍说:“我哥我嫂子很孝顺,伺候了三个老人,对我们姊妹帮助很大,吃苦耐劳,他们是我们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吕文彩夫妇的影响下,儿子、儿媳工作敬业,为人友善。儿媳李庆英2019年被评为庆阳市陇东工匠,庆阳市布贴画艺术非遗传承人,儿子吕宝天2022年也被华池县评为“创业之星”。
儿媳 李庆英说婆婆和公公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现我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平时我工作忙,主要靠他们照看,没有他们,我就不能安心工作,今后,我要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事业和生活中都做一个像他们一样出彩的人。
儿子吕宝天说:“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时常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肯吃苦,这些思想一直在现在生活工作中影响着我们。”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