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紫坊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华池县紫坊畔乡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将肉牛肉羊产业打造成为助推紫坊畔乡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让群众收入“牛”起来。
紫坊畔乡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分享、田间地头宣讲和理论政策进万家等形式,把宣讲舞台搭到百姓家门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播撒在每一位群众心中。在刘坪村宗世连家门口,趁着农户们休息间隙,乡村干部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结合紫坊畔乡村建设实际,向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到“最后一公里”。
听完宣讲,紫坊畔乡刘坪村63岁的宗世连激动地说:“今天村上来我这宣讲党的精神,我感觉生活确实越过越好。”
为了提高养殖户肉牛健康养殖技术水平,紫坊畔乡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养殖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帮助提高肉牛成活率。去年年底,该村村民宗廷虎在乡村两级干部的政策宣传下开始养牛,借助牛棚等扶持政策,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他也尝到了肉牛养殖的甜头。
紫坊畔乡刘坪村启创种养殖负责人宗廷虎告诉记者:“在没有养牛之前,我是养毛驴的,去年听乡政府说投资40多万,一年分红两万元,最后我就买了这20多头牛,买了10头品种牛西门塔尔,花了25万元,然后自己养的十几头牛,预计一年下来能收入十几万元,通过我们养牛,还有乡政府的扶持,今年也帮我们把路水泥硬化了,硬化了以后拉草更方便一些,通过我们今天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使我对农村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更加努力。”
记者走进马盛斌的牛棚看到,中间一条通道,两边栏内各有一些膘肥体壮、长势良好的肉牛正悠闲地“享用”着午餐。“党的好政策给我投资了22万元,我把牛棚盖起来,原先养20头,目前养60头,效益还是很不错,日子将来越过越好。”紫坊畔乡刘坪村村民马盛斌高兴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础,更是百姓收入提升的必要条件。刘坪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优化产业基础,加大政策、技术扶持力度,带领群众逐步“趟”出一条“牛”路子。
“刘坪村坚持党建引领,根据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要求,积极发展肉牛产业,在支部带领下,现有肉牛养殖户40户,肉牛存栏290头。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刘坪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用党的二十大武装头脑,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渠道,争取为农民增收,把刘坪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紫坊畔乡刘坪村党支部书记高永春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