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子山村 “迁”出了幸福生活
从华池县紫坊畔乡街道出发,车行10分钟,柏油路边一片格桑花开得正盛。花丛间便是华池县紫坊畔乡堡子山村条山居民点的入口。
沿着水泥硬化的路面来到居民点,只见水泥路两旁整整齐齐往远处延伸的一边是白墙红瓦的农家小院,一边是养殖家禽和种植各种菜蔬的田地。每家每户的大门两侧都种着格桑花。华池县紫坊畔乡堡子山村村支书刘海利告诉记者,格桑花在当地叫蒿子梅,是当地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现在老百姓生活都好了,有花时间侍弄花草,惜土如金的农民也愿意为蒿子梅留一块地来装点生活。
条山居民点建于2008年,是当地政府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村民自筹自建。居民点建成后有19户当地农民从附近的深山大沟里搬迁至此,开始了新生活。该居民点一位82岁的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家里5口人,儿子儿媳忙着在田地里秋收,大孙女在县城上高中,小孙子在附近上小学。他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尤其对于能吃上自来水,更是有说不完的话。“那时候吃水用毛驴驮,驮一回水得走四五里路,得大半天。”老人说,“现在一开水龙头缸就满了,一个月五块钱水就够用了。”
记者又走访了居民点的几家农户,居住格局都差不多,或三孔五孔窑洞,硬化地面,砖砌围墙,瓷砖贴的大门楼,门口种着花草,园子里养着猪和鸡,种着各种蔬菜。村民韩忠保告诉记者:“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农忙时在家种地干活,农闲了到周边县城打打零工,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元。”今年,通过旧庄院改造项目,政府投资为条山居民点新修了水泥路,为住户硬化了院子,修葺粉刷了院墙。
在居民点,还生活着一对特殊的母子。37岁的徐罗圈和他76岁的母亲。因为徐罗圈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而他的母亲年纪大了,照顾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建居民点的时候村里为他们母子免费盖了房子,村干部定期为他们送去米面,周围的村民们时常送吃送喝,照顾有加。村民徐金堂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他们母子有困难,我们多照顾一些是应该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