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五蛟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华池县五蛟镇借助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高点定位、长远谋划、率先行动,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村,带动全镇乡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记者李博文:“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大论断。今天我们就来到了华池县五蛟镇李良子村,在我的身后您看到的是干净整齐的院落以及漂亮的真石漆墙面,这些都是当地政府根据乡村振兴、五改四化三清工作的总体要求,为每家每户落实补助将近3万元的资金,帮助他们对村容户貌进行了全面整体的提升,现在我们就走进农户的家中,带您零距离真实感受他们的最大的变化。”
在五蛟镇李良子村,记者看到每家每户的院落都有了新变化,漂亮的真石漆墙面,整齐划一的琉璃瓦盖帽,进入大门,水泥硬化院,防盗门窗,干净整齐,让人耳目一新。家住李良子村的毛树龙也是今年借助政策把自己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今年这个政策也好,水泥路也给我们修到门口了,我们就把这个院子收拾一下,窑洞等这些收拾一下,政府也补助的好,给我们补助3万元,让我们看的该收拾的收拾一下,我们也住下比较舒心。”五蛟镇李良子村村民毛树龙说。
同时,李良子村借助乡村振兴政策,充分发挥好镇村干部、网格员、党员三支力量,建立支部委员包抓重点工作促进展、党员联系农户促致富的“双联双促”机制,推动全村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走在前、干在前、当先锋、做表率。五蛟镇综合治理中心主任、李良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晓鸿说:“以前毛沟门沿路1.2公里有临河厕所14座,今年已全部拆除,并对沿路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糅合党建元素新建微型广场一处,设立了树下议事点,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给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议事场所。”
李良子村按照“五改四化三清”要求,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立足本村地形地貌实际,鼓励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李良子村村容村貌也实施了风貌改造。五蛟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伟说:“李良子村是今年五蛟镇确定的县级乡村示范村,我们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兴旺发展为主线,今年新修了毛沟门组、李良子组入户水泥硬化路9.2公里,全面改造毛沟门组50户的庄院院落,风貌革命全面提升。”
在五蛟镇杜右手村,乡村振兴同文化振兴有效衔接,让老百姓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丰富了文化生活。走进杜右手村的农家书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摆满书画作品的书法桌,右侧两套圆形阅读桌椅摆放整齐,琳琅满目的书籍填满书架。门外的文化长廊上绘满了各种法治常识。每天,来这里办事的村民都可以一边等待,一边看书下棋。五蛟镇杜右手村村民杜金说:“我们这些老汉也没有啥事,闲了就上来转转,看看广场舞,还有他们弄下的文化上的,我们上来看看很方便,老汉上年龄也没啥事干上,一天闲了就上来散散心。”
近年来,杜右手村坚持把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建成了文明实践站、“乡村舞台”、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图书电子阅览室、书画室,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服务阵地。同时,依托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书写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系列文化活动,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活力满满。
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党支部书记杜有举说:“我们着眼于党建引领、一网覆盖、三治融合的一个新的模式,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提升,党群关系更加融合,群众对党支部更加信任。”
今年以来,五蛟镇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党建引领,重点在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基层整理、文化振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华池县五蛟镇党委副书记章聚彤说:“目前陇牛二期项目有序推进,种养殖产业已经完成任务,特别是在文化振兴上我们以杜右手村为示范点,成立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成立了村级文化队,建立了图书室、法治长廊,做到群众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向深向实干出成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