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白马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林秀蜂飞、家洁院美、兴旺富裕、奋进腾跃”新白马
华池县白马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1234567”模式大力实施“151”工程,着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开启白马振兴腾跃新局面。
白马乡山大沟深,有着绝佳的养蜂条件,多年生长的刺槐、野菊花、百里香等野生花木和大量栽植的香花槐树,更是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因此,白马乡马高庄村因地制宜,按照“合作社引领、农户全覆盖”模式,把“土蜂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培育,通过养蜂产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不断发展壮大示范户,确保“户户有蜂箱、家家酿蜜糖”。近日,记者走进蜜源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技术员柴建峰正在“忙里忙外”地检查蜂箱。据了解,蜜源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8年成立,当时养了不到200箱,截至目前,合作社发展到500多箱。
“每一箱蜜蜂采蜜,可以采到四十几到五十斤,能收入2500块钱到3000块钱左右。我们下一步打算就是,围庄栽些香花槐树,成立“养蜂协会”,建一个正规的生产线、罐装、走入销售渠道。”蜜源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柴建峰介绍说。
说起养蜂,不得不提到马高庄村老蜂农杜文库,70岁的他是这些养蜂人的“老专家”,他是一名地道的养蜂人,有30年的养蜂经验。记者见到杜文库时,他兴奋地说:“自从乡政府提倡发展土蜂养殖产业,刚开始买了7群蜂,两年就发展到40多群,现在发展到100群。这三年的效益下来,收入7万多块钱。乡上对我们很支持,帮我们栽香花槐,现在我们全大队养了800多群蜂”。
目前全乡共有土蜂养殖合作社6个,土蜂养殖户300户3800箱,20箱以上的养殖大户80户,预计全乡年产蜜量至少3万斤,实现收入150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白马乡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一系列改变乡村环境卫生的政策开始落地生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风貌革命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白马乡依托“一村万树”工程,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香化“三化”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修旧利废、分类施策”的原则,以“七配套”为措施,实施围庄改造工程,全面推进风貌革命。
马高庄村党支部书记慕永安说:“我们马高庄村,自今年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为93户群众分类配套太阳能路灯、碳晶电热片、电热水器、玉米笼、花菜园、大门围墙、洗澡间和卫生厕所等。目前,15户已完成改造,25户正在改造中,完成砖砌围墙1800米,院落硬化2100平方米,建成玉米笼21个,卫生厕所16个,安装路灯30盏,还有53户正在做前期准备”。
走进马高庄村,天蓝地绿、林翠水清、邻里和谐,环境的改变带给全村百姓的不仅仅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更是一种“精气神儿”的延伸,真正实现了“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白马乡马高庄村农户盖宇鹏说:“原来菜园子墙墙塌的烂的,地畔也没有,今年乡政府帮助(修复),我自己也叫了几个人,把这菜园子墙垒好了,门前畔做了些砖墙栏。现在比起原来环境是好的多了,人心情也舒坦,地方也收拾好了”。
“十四五规划擘画美好蓝图,乡村振兴奋起崭新征程”,白马乡按照“一年一村”的目标,将逐步夯实产业基础,有序美化生态环境,全面改造农村风貌,不断树立文明乡风,综合提升治理水平,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美画卷。
白马乡党委副书记章聚湖说:“今年以来,白马乡以马高庄村为示范点,目前重点完成以返贫监测“一平台”为载体,推进成果巩固。以牛羊主导,土蜂特色“两方面”为基础,推进产业振兴,全乡养羊8000只、养牛500头、养蜂3800箱。以绿化、美化、香化“三化”为主线,推进生态振兴,依托“一村万树”工程,全乡沿路围庄栽植香花槐22000株、油牡丹3500株。下一步,我们将以干部帮带“四包”为抓手,推进人才振兴。以村级治理“五会”为核心,推进文化振兴。以协商议事“六结合”为机制,推进组织振兴。(继续)以庄院改造“七配套”为措施,推进风貌革命。逐步实现“林秀蜂飞、家洁院美、兴旺富裕、奋进腾跃”新白马。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