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挖外引结合 助推文化振兴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培育恬淡质朴、遵守法制、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弘扬传承尊老爱幼、崇礼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家训;树立邻里和睦、温良恭俭的淳朴民风;不断挖掘新时代乡村先进模范和乡贤的典型事迹,引领道德风尚,依托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和境内唐台遗址等文化遗迹,梅家英雄事迹等历史文化,开展主题党史学习教育,凝聚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开展乡风文明活动,建立健全“一月五会三榜两站”制度。开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文明实践队伍,发挥村级协商民主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进行约定,遏制天价彩礼,提倡“厚养薄葬”。依托“一川三沟”风景区,紧盯移风易俗,组织集体婚礼、野外婚纱摄影,引导喜事简办,文明就餐;设立红黑榜和歇懒停帮机制,实行红榜表扬、黑榜曝光,将文明乡风培育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持之以恒树新风、展新帽,固化成为群众日常行为的基本遵循。利用清明、中秋、重阳节传统节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践行正确婚丧观和中华孝道。利用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开展“送军粮”、“算账沟徒步走”等两个活动。
二是依托红色圣地资源,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深入挖掘品牌文化资源,以文旅项目带动乡村振兴。依托文化资源在新南沿路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美化一片、带动一片、增收一片,以二将川为主轴线,以算账沟、芋咀沟、牛嘴沟为辐射带的“一川三沟”风景线。建立文化广场、水上乐园、户外运动、绿色采摘,形成集采摘、垂钓、观赏、农家宴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功能区。依托南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窑洞文化的主题民宿、特色小吃,打造“吃、住、游、购、娱”全要素一体化综合产业,推动红色旅游,留得住乡愁、留得住消费,由单纯参观型向复核消费型转变。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文化服务中心和山庄剧院等资源,融入农耕文化、乡村人文、历史遗迹等元素,建立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体验室,提高山庄文化韵味。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开展“送戏下乡”、“说书到村”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赶文化大集,享文明新风。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上,建立大顺城遗址文物保护警示牌,警示牌的设置起到保护文物的标识、警示作用,使人们直观地了解到所保护文物的对象、内容、历史价值及其保护措施,也为我乡文物保护资源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