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寺岔村: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村路边垃圾箱距离较远,村民处理生活垃圾困难”“部分村民耕地分散、大小不等,不能利用机械化耕种”“杨寺岔组河道漫水桥桥面低、涵洞太小,阴雨天气,造成漫水桥涵洞堵塞,村民无法通行”这是华池县城壕镇杨寺岔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杨寺岔村的三件该村村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天津市北辰区扶贫资金12万元及村集体资金来解决这三件问题是摆在大家眼前的难事。
为了确保杨寺岔村各资金高效利用,惠及更多村民。驻村工作队及时与包村领导、村“两委”班子商量决定,从狠抓环境卫生、夯实基础设施和消除安全隐患三方面下手。
“离垃圾箱远,处理生活垃圾困难就购买垃圾桶嘛,满一桶再倒进垃圾箱,这不就方便多了。”为全面改善村容村貌,营造干净、舒适的环境,切断新冠及其他病毒传播渠道,大家一直认为花费扶贫资金2万元为村里的175户村民购置垃圾桶,解决村民处理生活垃圾难的问题。
杨寺岔村属于丘陵山区,农田地块分散,大小不等以及不能利用机械化耕种是一直困扰杨寺岔村老百姓的头疼事。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召开民主协商议事会决定:修整梯田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从天津北辰区扶贫资金里面拿出6万元,再动用村集体资金120万来修整梯田,全村255户村民各修整梯田8亩。”这是大家商量后达成的共识。
“现在190户1520亩梯田已修整完毕,剩余65户520亩正在实施。”杨寺岔村村支书郭粉林说,通过此次修整梯田,农田由小块变大块,更有利于农机作业,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大降低村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为杨寺岔村下一步发展大规模种植产业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杨寺岔组河道漫水桥桥面低、涵洞小,阴雨天气村民出行不便这个安全隐患问题,经过工程队预算,重修杨寺岔组漫水桥预计需16万元左右,把天津北辰区扶贫资金剩余的4万元用来修桥也不够啊。继续召开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议事!经过商议,再动用村集体资金12万元左右用来修桥。
“桥在三个月前已经修好投入使用了,方便多了,之前阴雨天过桥是‘提心吊胆’,现在过桥是‘放心大胆’,‘漫水桥’真正变成了‘便民桥’!”今年60岁的杨寺岔村村民曾尝权笑着说。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期,我们要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杨寺岔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接轨。”杨寺岔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文昊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