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就2024年全县春播农作物品种布局及主推技术提出科学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春播粮油作物品种区域布局,加快良品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全县粮油生产能力,华池县农技中心、种子管理站立足本县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2024年全县春播农业主推技术及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
一、品种选择与布局
(一)玉米。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推广应用高标准白色地膜,选用高产密植、抗旱抗病抗倒伏宜机收的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中南部及西北部地区4月15日-4月25日,东部地区4月20日-4月30日。适宜密度,川区种植密度3800-4000株/亩,山、塬区3500-3800株/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宜密,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块宜稀,以青贮为原料的地块,密度相对增加500-1000株/亩。品种选择,东部地区主栽先玉698、金田8号、裕丰9号等品种,搭配天赐19、龙生19等品种;中南部地区主栽先玉1321、金田8号、吉农2号等品种,搭配天赐19、翔玉218等品种;西北部地区主栽金田8号、天赐19、登海3721等品种,搭配裕丰309、先玉1321等品种。
(二)大豆。以全膜双垄沟侧播种技术为主,选用抗旱、耐密、耐阴,稳产高产的大豆新品种。适宜播期,中南部地区4月20日-4月25日,西北部地区4月25日- 4月30日,东部地区5月1日-5月10日。适宜密度,川区种植密度9000-10000株/亩,山、塬区10000-11000株/亩。主栽品种,推荐种植沈豆6号、汾豆78、齐黄34、陇中黄605、铁豆53、陇黄3号等品种。
(三)马铃薯。以粮菜兼用型品种为主,在全县推广马铃薯春播和油菜茬后复种。适宜播期,春播4月下旬-5月上旬,复种5月下旬-6月上旬。适宜密度,川区种植密度3500株/亩,山区3300株/亩。主栽品种,推荐以青署9号、陇署7号为主,搭配克新6号、费乌瑞它,复种以LK99、陇署7号为主。
(四)荞麦。适宜播期,中南部地区6月25日- 7月5日,西北部、东部地区6月20日-6月30日。适宜密度,川区种植密度8-9万株/亩,山、塬区8-10万株/亩。主栽品种,推荐以西农9976、平荞2号、西农1321等品种为主。
(五)谷子。适宜播期,中南部地区5月1日- 5月10日,西北部、东部地区4月20日-4月30日。适宜密度,川区种植密度2.2-2.5万株/亩,山、塬区1.8-2万株/亩。主栽品种,推荐以晋谷29号、秦杂谷6号、晋谷21号等品种为主。
(六)白瓜子。适宜播期,5月10日-5月20日。适宜密度,1600-1800颗/亩。主栽品种,推荐种植嘉瑞570、新瑞丰9号、锦绣988、美粮99等品种。
(七)中药材:推行标准化和仿野生“两条腿”迈进,以黄芪、黄芩、甘草、柴胡等重点品种为主,抓主保重、规模推进,通过万亩种植片带和千亩标准化基地建设,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适宜播期,种子直播春季在4-5月或秋季9-10月播种,移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栽植。适宜密度,黄芪、黄芩、党参1万株/亩,板蓝根1.5万株/亩,柴胡等密植药材3万株/亩。
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集成旱作技术。围绕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组装配套推广优良品种、精耕细作、机耕机播、顶凌覆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深松耕少免耕等技术,形成综合抗旱技术体系,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复种杂粮、马铃薯等各项配套增产技术推广力度。
(二)推广科学施肥。推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为核心的多元替代施肥方式,引导群众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施用配方肥、专用肥。开展耕地质量快速培肥提升,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种植绿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营养诊断、根层调控和精准施肥等技术。
(三)强化技术服务。围绕农时季节和农事生产,着力抓好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冬种及冬季农业生产指导服务。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密切关注本地区天气变化,针对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提前制定重大自然灾害防控预案,加强监测预警,科学指导农户防灾减灾,为大面积提高粮油单产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绿色防控。推广抗性品种、健康栽培、轮作倒茬、深耕除草等农艺措施,推广应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和发酵生物农药,综合应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等诱集技术及地膜覆盖除草、防虫网避害等措施,指导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及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和化学农药使用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