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归档时间:2025/1/15 10:49:57

关于推荐庆阳市2019- 2020 年度“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士绿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公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5 14:40:11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评选表彰庆阳市2019- 2020 年度“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士绿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庆林发〔2021〕492号)文件精神,拟推荐华池县自然资源局为全市2019- 2020 年度‘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士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对象,武立栋、张海信二位同志为“全市2019- 2020 年度‘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士绿化先进个人”候选人对象,现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实名方式反映情况,可以通过电话、来信、面谈等形式反映,我们将认真进行受理,并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公示日期内,如不存在推荐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相关规定推荐上报。

一、公示对象基本情况

1.华池县自然资源局

近年来,华池县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大规模国土绿化政策和省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号召,按照年均新造林15万亩目标和7年造林百万亩的总体规划,以元城川、城壕川、柔远川为主战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元城河为主的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项目,积极采取“农户自主栽植、大户承包栽植、合作经营栽植、企业租赁栽植”等模式,整流域推进。充分利用林业项目、对口帮扶、企业资助、农户自筹等多种方式投资2.66亿元(北辰区帮扶资金1290万元),已完成以油松为主的造林绿化面积106.6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30.71%。全县基本达到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双赢目标。尤其是南梁镇和林镇乡“省级森林小镇”榜上有名,南梁绿化工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记载在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彪炳史册,连续两年全市林草目标责任考核名列前茅。

一是以示范为抓手,着力以点带面。按照“点上突破、面上扩张、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南梁高台、城壕杨寺岔等一批示范点为带动,打破村与村、乡与乡界限,实行集中连片、整流域推进,治理万亩以上小流域22个,构筑了县域绿色生态屏障。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和落实“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使全县森林资源保有量实现逐年增长的目标。

二是以质量为保证,健全管护机制。通过下派专业技术人员,严把苗木、整地、栽植、管护等各道技术关口,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栽植质量,全县苗木成活率均达85%以上。同时落实四层管护责任(乡镇与退耕农户签订管护协议、与护林员签订管护责任书、与村组签订管护责任状、与养羊户签订舍饲圈养协议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方式,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并对各乡镇评分排名,纳入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效巩固了国土绿化建设成果。全县选聘各类护林员2200名(公益林专职护林员90名,天然林保护兼职护林员1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1993名),织密织牢了生态脆弱区林草资源保护网。

三是以农户为主体,创新增收模式。按照“谁地、谁栽、谁管、谁受益”原则,全县90%以上的农户通过在撂荒坡耕地和宜林地培育出售各类苗木,有效增加了经济收入,部分贫困户通过苗林培育实现了脱贫。2018年以来,使用天津北辰区1290万元帮扶资金进行生态建设,其中利用400万元购买112户贫困户栽植的油松大苗13.27万株,贫困户获利172.51万元,户均增收15400元;利用890万元栽植油松和沙棘混交林22000亩。同时,每年春秋两季有近2000名农村劳动力参与造林绿化,仅此一项人均劳务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且有199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每年每人获得管护补助资金8000元,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助推了全县稳步脱贫致富。

2.武立栋,男,汉族,36岁,林业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一直从事林业关键工作,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了林业中层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得到了领导和同时的肯定,先后荣获“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个人”“2014年度全县统计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度全市林业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他勇敢地扛起了“华池科技兴林这面旗帜”,为全县“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的顺利推进树起了科技大旗。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共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养技术骨干500多人(次),林果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在全县“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暨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全县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参与了“杨凌薄皮核桃”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进推广的研究,在课题中,参与了试验示范区的建立和调查工作,参加了“容器油松苗抗旱造林技术推广”在华池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2013年,为了有效利用我县荒坡荒地和撂荒耕地过剩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协调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经过充分下乡调研的基础上,和同事协作形成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为建设生态优县提供苗木保障——华池县苗木培育产业开发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文章,该文章受到县政府和市林业局重视,得到了采纳,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造林工程,并经市委、市政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7年“再造一个子午岭”的宏伟目标,于当年10月份,在华池县元城镇召开全市苗林培育启动现场会,在全市推广了华池县经验。几年来,个人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为建设生态优县提供苗木保障—华池县苗木培育产业开发现状与对策》等论文6多篇,和同事共同研发了《一种旋转式农林虫害防治装置》并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审查并授予了专利权。参与了“三北防护林”、“再造一个子午岭”等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规划设计30多项,在施工期间承担技术指导,累计完成生态建设任务80多万亩,尤其是主持编写的《华池林业草原“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得到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参与编写的《华池县“十四五”沙棘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已得到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批复,主持编写的《华池县金银花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已得到上级部门批复实施。多年来起草各项工作总结、汇报、自查报告、讲话、发言等材料800余份,编写信息简报3000多篇,编写的信息简报多次被省、市林业网站采用。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该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将一如既往地时刻保持谦虚、好学、好钻、敬业的品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关心和厚爱,与时俱进,尽职尽责,不断进德修业,为华池的生态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张海信,男,汉族,34岁,林业工程师,2009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县林业岗位上从事林业技术工作,2013年全市“苗林产业”既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启动以来,全程参与全县每一年度苗林产业的方案编制、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及检查验收等工作,参与“再造一个子午岭”林业专题调研和科学实践活动,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疑难问题,做到技术和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掌握林业业务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转化为成果运用到现实工作中,积极投入到在创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的新华池”和“再造一个子午岭”生态工程中。开拓进取、刻苦钻研。该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有关会议精神。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业务上,勤于钻研,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并用以生产实践。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加速资源培育、提高营造林质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能胜任种苗管理工作,他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甘于奉献、忘我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十多年工作期间,都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创新思路、业绩突出。在十年的林业工作中,能根据领导交办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一工作任务,交在他手里,他总能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比别人较早地完成。由于工作出色,并多次被单位评为年度优秀个人。作风严谨、清正廉洁。该同志作风优良,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关心集体,团结同志,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在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做到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清正廉洁。全县大规模国土绿化通过抓点示范、整流域推进,全县完成栽植98万亩,治理万亩以上小流域26个,全县栽植苗林的农户达到90%以上。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培育典型示范,按照“点上突破、面上扩张、整体推进”的思路,以示范点的建设带动农户栽植,推动全县国土绿化全面发展。

二、公示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2021年10月21日,共5个工作日。

三、受理部门:华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华池县自然资源局

       联系电话:0934-5121911    0934-5121653

       通讯地址:华池县柔远镇中街60号

      邮    编:745600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