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华池要闻>详细内容

华池要闻

绽放革命老区红色光芒 奏响乡村振兴时代强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7 09:50:34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华池县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机遇,紧紧围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助推优势产业、提升人居环境,精心谋划筛选项目,积极探索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华池模式”。走出一条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和“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形成“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创新驱动、示范引领”的良好局面,为全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c0401a1a0ee247f3a8730a8026c63ee8.jpg

华池县以南梁镇、城壕镇、山庄乡3个乡镇7个行政村为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区,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优先型县域经济定位,抓紧抓实“双百双十”产业基地建设,在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上努力探索突出成效。

(一)党建引领,助力振兴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强

按照建机制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强引领促融合、抓示范育品牌的工作思路,华池县全力推动中央公益彩票基金示范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华池县创新开展基层党建“一体两区三带”示范创建计划和“1+7+100”品牌培育计划,在新南路沿线的城壕镇、山庄乡、南梁镇打造了一条基层党建综合示范带,选树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12个,打造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8个,培育了“红润华池”县级总品牌、“共富乡村”农村领域分品牌,以及13个特色子品牌,推动全域示范、整区提质。同时,围绕七大支柱产业,成立产业党委7个、产业联合社党支部15个,通过“六共机制”引领全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实现了有钱办事。延伸“党建+”链条,依托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探索党支部“结对共建·互融共促”新机制。

南梁镇荔园堡村与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等4个党支部共同签订“党建+乡村振兴”行动备忘录,合力打造具有现代国际元素的和美乡村。城壕镇、山庄乡与中国化学集团、天津市北辰区深入合作,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助力“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强劲发展。

3240e3afb24f418aa7a70e8ee1375b07.jpg

(二)多元富农,强乡兴村的产业基础更加夯实

在以南梁镇、城壕镇、山庄乡为主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项目示范区,华池县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优先型县域经济定位,抓紧抓实“双百双十”产业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年内实施产业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园、五谷园建设、良种羊调引、种养殖技术培训等发展项目6个,全力推动全县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在华池县津华绿源食用菌香菇产业园,1525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为产业园建起了1座爱尔兰大棚、4座单体大棚,以及1条及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制冷制暖、养菌架、配电等相关设施。随着产业园硬件设施上台阶,周边4个村234户800余群众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股、劳务协作、保底分红等方式,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作为本地龙头企业,香菇产业园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山庄及周边乡镇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在华池县城壕镇,300万元的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使得城壕镇畜牧养殖产业发展动力十足,先后建起了养殖小区,培育养殖示范户,改良肉牛品种,带动新南线新发展养牛366户,牛存栏5100头。并配套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此外,得益于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华池县还先后实施了华池县五谷园建设项目,新建农作物种质资源储藏设施2座400立方米及种植示范基地供排水工程。实施城壕镇定汉村产业发展项目,对城壕镇定汉村30户农户酱油醋手工作坊进行提升改造,购置酱油醋生产材料,带动30户群众发展酱油醋加工特色产业,户均增收0.5万元以上。实施黑山羊新品种调引项目、食用菌种植技术和肉羊、肉牛养殖技术培训项目,为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探索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群众增收增添了新动力、带了新期望。

(三)引育并重,服务乡村的人才支撑更加稳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华池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下力气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2022年以来,华池县成立了人才工作专班,指导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强对城壕镇太阳、庄科、定汉、余家砭、城壕,山庄乡尚湾、南梁镇荔园堡7个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支持,建强村级组织堡垒,配强村干部队伍。

为进一步强化乡村人才培育,华池县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先后向城壕、山庄、南梁7村选派“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农作物高效生产示范、种质资源保护、乡村振兴产业团队4个、科技特派员33人,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开展技术指导。同时聘请科研院所、省、市技术部门等省级中药材、食用菌专家10人,通过现场手把手地教、一对一的指导,以及组织县乡村科技人员、本土专家、乡土人才定期进课堂、进田间、进养殖场,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四)赋能铸魂,红色文化的传承引领更加彰显。

在示范区,华池县坚持铸魂强根,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工作,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不断涵养社会风气,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提供文化支撑。

组建县委宣讲团,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集中宣讲1300多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拓展和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围绕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场(次),参与群众达到1.4万人(次)。

聚焦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华池县持续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绿色出行”“文明祭扫”“村庄清洁”等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追求和谐幸福新生活。制定落实《华池县移风易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督促示范区村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发放《告知书》,签订《承诺书》,运用红黑榜正面激励,倡导执行婚嫁彩礼、宴席等“限高”标准,有效遏制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

从群众中常见的生活陋习入手,华池县在示范区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垃圾分类、文明上网、文明餐桌等小、实、细、微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激发村民自治“源动力”。创建激励考核办法,引导移风易俗快速见效。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考评,实行动态管理,采取“积分制”+“红黑榜”+“文明积分超市”的措施,建立道德评议红黑榜。从遵法守规、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孝老爱亲、教育子女、环境卫生等方面对群众进行量化考评积分,“高分”农户晒出“红榜”奖励实物,“低分”农户上“黑榜”确定专人帮教。并将积分作为村民享受低保、临时救助等政策的参考依据。通过正面引导、负面警示,带动了民风社风的转变,推动了文明乡风的建设。

聚焦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文旅融合高地。充分发挥“百姓舞台”受众面广、参与人数多和群众易于接受的优势,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戏曲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说唱新时代、表演新风尚、创造新生活。全年累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66场次,参与群众3万人次以上。

通过全民参与文艺演出、歌手选拔,以及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各级各类的读书沙龙、理论宣讲、书画展、摄影展、文物展,以及文艺培训活动,让示范区乃至全县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此外,南梁镇成功举办的“2023中国南梁红色之路•长征赛”,以多元多彩的方式推介华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全面奏响乡村振兴发展进行曲。

6a4ab94541a44c26bfb81d7bd2c5cad2.jpg

(五)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更加靓丽。

示范区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撬动配套项目,先后持续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风貌革命、厕所革命、全域无垃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保护等重点工作,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健全了农村环保设施,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提升了农村风貌,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示范区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居住长久性、产业持续性、文化传承性、生活集聚性”的思路,突出“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编制村庄规划3个,累计编制完成67个,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以6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围绕3大类23项内容,实施软硬件改薄、改善、改造项目97个,全县乡村水电路田房网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扎实开展“五改四化三清+产业”人居环境改造提升行动,完成改造提升448户,完成改厕1650座。完成示范区新南公路沿线6个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14个县级示范村创建任务。围绕县域新南、打庆、悦铁公路沿线及城区、乡(镇)区、景区“三线三区”持续开展以“五改四化三清+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巩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果,2023年完成改造448户,华池县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2022年度“全国清洁村庄先进县”,是全省两个县区之一、全市唯一获表彰的地区。

cfba92c9774648aba5b6e025f64a5377.jpg

乡村振兴战略,是面向田野的时代命题,这场伟大实践要取得实效,重点在于有效激发最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华池县党员干部把伟大的南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未来的路更漫长,任务更艰巨,我们有理由相信,华池的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