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华池:文明祭扫 守护平安
解析社会百态,讲读百姓故事。清明节就要到了,按照传统习俗,都要祭奠先祖、以示哀思,但一些不文明的祭扫习惯却成为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今年的清明怎么过?如何文明祭扫?又有哪些新规需要注意呢?欢迎走进本期《民生》——《文明祭扫 守护平安》。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当天,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发生一起因上坟引发的山林火灾。
华池县消防救援大队双塔消防站站长周雷说:“我们到场了之后,从所指的那个楼房一直沿山的根部,到地企青年林下面这个山的根部,整个这一片火势全部着起来了,而且它的蔓延方向是一个上山火的蔓延方向。”
华池县消防救援大队双塔消防站消防员赵凯告诉记者,方向不确定,风也比较大,天气比较干燥。后面这里都烧黑了,低洼处只能采取控制,如果人员采取补救的话,风向如果发生突变,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咱们车辆供水难度大。
在现场记者看到,距离火灾现场不到百米的河对岸就有一口油井,如果火势蔓延到井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华池县消防救援大队双塔消防站站长周雷告诉记者,现场救援主要方案就是重点保护油井。再一个就是寻找有利地形对火势进行分割围堵。第三个就是对火势较弱的地方我们就利用手里的二号工具还有风力灭火机,对较小的火势进行扑灭。
据统计,火灾共造成752亩山林被毁,当事人赵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清明火灾频发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每年清明节前,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消防等相关部门以及各乡镇都积极行动,全员在岗,开展护林防火宣传和火灾隐患排查。张静是林镇乡黄渠村生态护林员,近期,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走村入户开展护林防火宣传。
林镇乡黄渠村村民陈润梅家里有8口人,每年清明,家里的男丁都要和户里的男人们上山祭扫,作为林区村民,护理防火工作已经深入人心。
陈润梅说:“我们坟在林区边上埋着呢,怕松树着了,我们一般都拿铁锹呢。反正我们是看到哪里一着火就去灭火了,不管他们叫不叫我们都给灭火去了,不灭你说,林子长大也不容易呢,树多了环境好嘛。”
作为林区乡镇,清明当天,既要保障群众祭扫需求,还要确保林区安全。林镇乡还成立了由乡村组干部组成的护林队,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林镇乡不仅为辖区群众发放了专门的烧纸工具,为了便于处置突发情况,还对辖区祭扫区域坟头进行了整体排查,分区分块,由乡村干部包干负责。
林镇乡副乡长方向恒说:“把我们的乡上干部、村上干部还有我们组干部,还有我们所有的农户和护林员分片包干,每个人管一片地方,万一发生火灾或者是火灾隐患,我们所有人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最大限度的确保不要发生火灾事故。”
史建成是林镇乡干部,也是乡镇护林队成员,他告诉记者,清明当天是他和同事们最焦虑最忙碌的一天。天不亮就要和同事们带着干粮和灭火工具在各自区域蹲点守护。
在林镇乡东华池林场记者看到,所有防灭火设备在库房内整齐摆放。对于林业工人来说,护林防火也是他们的常态工作。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东华池林场护林员张向东说,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早晨吃过早饭到各自的管护区,骑着摩托车巡护,到一定的路线上没路了,就拿着铁锹步行走,一天在外面吃饭就是自行解决,拿些干粮。
清明节就要到了,除了做好宣传,林场全体员工还要取消休假,全员在岗,守护林区安全。
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华池分局东华池林场场长张宏伟告诉记者:“我们在人员安排这一块,全体人员不放假,严阵以待,做好值班值守。”
在城区,文明祭扫正在成为新风尚,通过鲜花寄托哀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莉馨花店老板李莉说,现在清明节都提倡文明祭祀,从她们店里面这几年这个销量看,就说是从最近的一年,去年华池从她店里面出去的菊花大概是两千多支,一个小县城,出售了两千多支菊花,现在人提倡文明祭祀,销量越来越大。
华池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刘文荣说,清明将至,我县已进入高火险期,倡导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秉承文明祭祀的理念,采取科学、绿色、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和寄托,严格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规定,真正做到林草防火、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共防林草火灾隐患,共守我们的林草资源,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文明祭扫、守护绿水青山。传统佳节值得铭记,但一些陈规陋习我们也要摒弃,清明节就要到了,希望大家文明祭扫,通过植树、鲜花、网络祭扫等等科学文明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同时也要敲响警钟,平安过节。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