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华池要闻>详细内容

华池要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华池:龙头引领 千家万户抱团发“羊”财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01 09:20:26 浏览次数: 【字体:

华池县聚焦脱贫攻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互助合作社为纽带、规模示范户和养殖户为基础的肉羊养殖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快全县羊产业发展步伐,使肉羊养殖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今年49岁的白占平是华池县城壕镇太阳村村民,一直以来,种养殖产业是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在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他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白占平说:“我从2013年开始养山羊,感觉效益不太好,最后又喂了几年肉牛,后面又给了些奶牛,喂了一年奶牛,现在又买的湖羊,感觉到湖羊效益还是挺不错的。”

1601467287183096811.jpg

白占平所养殖的湖羊是今年三月份才购买的,当时买了27只基础母羊,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养殖,如今他家湖羊存栏量已经达到49只。为了提高羊羔的成活率,他专门种植了一片胡萝卜用来喂养刚出月的小羊羔。白占平说:“湖羊一来是没病,二来下羔胎多,一年下两茬羔,一茬下两个,一年下四个羊羔,一个卖上800块钱,卖3200块钱,一只羊效益下来就两三千块钱,效益特别明显。”

采访中,白占平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草料等成本,到年底他还能收入几万元。“料钱到现在也就是四五千块钱,再就是草,草自己种了一些,买了一些,下来不到一万块钱草料钱。”白占平告诉记者,“今年这一茬羊羔能下七八十个,能卖五六万块钱。”

今年,白占平家光玉米就种植了将近50亩,前两天青贮饲草的时候他卖掉了二十多亩,收入三万余元,剩余的二十多亩他打算全部用来养殖湖羊。白占平告诉记者,他打算养殖基础母羊五六十只左右,一年下来有将近二百只羊羔,下来一年卖十几万块钱,纯收入一年下来肯定在十万以上呢,够他们一家用了。

养殖市场千变万化,为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抵御市场风险,华池县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动员户入社、社入企,以“千家万户抱团”来应对“千变万化市场”。白占平告诉记者:“公司跟合作社帮助咱们,就是说行情好,怎么卖都没事儿,行情不好的话,合作社帮助咱们保底收购,让老百姓反正不吃亏,现在就是这样,政策是好得很。”

城壕镇火连湾湖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白占平所说的合作社之一,该合作社是城壕镇火连湾等6村联建的肉羊养殖示范合作社,带动120户贫困户以土地、基础母羊等资源入股,中盛华美羊业以养殖管理技术入股托管,实现了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四方共赢。

1601467455501056686.jpg

华池县城壕镇火连湾湖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登海向记者介绍说:“总存栏是4320只,基础母羊是2400只,种公羊是100只,年产的窝数是1070窝,产羔是2140只,产羔率达到2.0,成活率达到97%以上,年产值是2400只基础母羊乘1500块钱,也就是年产值是360万元。”

像火连湾这样的合作社华池县中盛华美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共托管了53家,饲养湖羊28000只。而位于华池县山庄乡大庄村的中盛10万只湖羊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羊舍70栋,饲养湖羊25600只。

华池县中盛华美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场长席建斌告诉记者,目前羊只存栏53600只,年出栏32000只,年产值4800万元,公司今年9月份为贫困户分红214万元。

依托中盛、天云等龙头企业,华池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建设完善养殖基础设施、规范合作社管理运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户托社养”“社带户养”“农户自养”等模式着力发展壮大肉羊养殖产业。

1601467564140078675.jpg

华池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畜牧兽医站站长李新宇说:“全县现有养羊龙头企业两家,养羊合作社98个,其中湖羊养殖合作社78个,覆盖了所有的行政村,有养羊户4260户,羊饲养量55.4万只。”

按照全县“双百双十”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华池县计划通过四年时间,到2023年底,全县建成10万只湖羊繁育基地1个,万只湖羊养殖示范社1个,5000只湖羊养殖示范合作社5个,1000只湖羊养殖示范合作社100个,100只的家庭农场500户,养羊专业户5000户,建成养羊专业村61个,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让湖羊养殖真正成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