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华池县始终坚持以“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争取一批、盘活一批、拓展一批、用活一批”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用活政策,争取一批。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解决村级公共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多的矛盾;利用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扶持力度,解决村集体经济家底薄弱的问题。如上里塬乡黄塬村和元城镇高沟门村分别争取到项目资金70万元,用于发展光伏产业和建设四季蔬菜大棚,从而帮助村集体增加资本积累,实现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算清家底,盘活一批。重点对闲置、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耕地、林地、房屋和校舍等集体资源和资产,通过租赁、参股、自主经营等方式开发利用,从而实现村集体资源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如城壕镇庄科村将闲置62座大棚,租赁给礼泉鑫淼双利菌业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食用菌,将村办的万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于村民用于养殖、农家肥加工,收取租赁费,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规范经营,拓展一批。通过积极提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鼓励村集体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劳务队等服务组织,拓展延伸经济收入。如元城镇高沟门村麻涝池组创办以养殖努比亚黑山羊和梅花鹿为主的特色养殖小区,还有支部党员建办凯鸿劳务中介公司等,为高沟门村群众提供就近务工就业机会,有效提升了辖区内群众务工收入。
依托资源,用活一批。充分利用县内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创新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如南梁镇紧扣红色小镇整体规划和风貌特点,探索“支部+党员+农户”运营模式,以荔园堡村特色居民为基础,建设“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货”集吃住购娱乐一体的红色民俗村,让群众挣上“文化钱”,吃上“旅游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