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公告
为确保华池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顺利进行,依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考务管理工作规定》及高考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大力营造诚信高考氛围,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确保高考安全平稳、公平公正实施,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考试时间
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含听力)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外语听力考试(30分钟)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前进行。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二、考点考场设置
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考华池考区共有938人参加高考(历史类314人,物理类624人),共设华池一中1个考点41个考场(普通考场39个,备用考场2个),其中历史类14个考场(含日语考场1个),物理类25个考场(含残疾延时考场1个)。
三、考试科目及成绩构成
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1”为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的1门首选科目;“2”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再选科目。
统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试卷,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外语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
考生高考文化课总成绩由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二选一)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选二)依据《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实施办法》(甘招委发〔2022〕36号)规定,以等级赋分转换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具有政策性照顾加分资格的考生,按照《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甘招委发〔2020〕9号)及教育部有关规定,加分成绩在投档时一并计入考生总成绩。艺体类考生在高考文化课成绩的基础上,还须具有相应的专业课成绩。
四、成绩查询
评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联合有关高等学校组织实施。省教育考试院拟定于6月25日左右发布考生成绩,考生届时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ttps://www.ganseea.cn/)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ssjyksy)查询高考成绩。
五、志愿填报
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时间:第一次填报时间:6月26日20:00至6月30日14:00,填报批次:本科提前批(A段),本科批(B段、C段),高职(专科)提前批(D段、E段),艺体类本科提前批(G段),艺体类本科批(H段)。第二次填报时间:7月29日20:00至7月31日14:00,填报批次:高职(专科)批(F段),艺体类高职(专科)批(I段)。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A段)、高职(专科)提前批(D段)实行“1+1”顺序志愿(1个第一院校专业组志愿和1个第二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可以报2个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未完成招生计划实施1次征集志愿。
普通类本科批(B段)、艺体类本科提前批(G段)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不征集志愿。
普通类本科批(C段)、高职(专科)提前批(E段)、高职(专科)批(F段)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未完成招生计划实施2次征集志愿。
艺体类本科批(H段)、高职(专科)批(I段)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未完成招生计划实施2次征集志愿。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将在由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上、中、下册)中公布。此外,如果公布的计划信息有变更或补充说明,将于填报志愿期间在“甘肃省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考生服务平台”(网址:https://kw.ganseea.cn/login)予以公布,不再单独编印、发放文字资料,请考生务必在填报志愿时注意查看。
六、模拟演练
第一轮模拟演练:5月28日,考点组织考生完成入场及外语听力试听模拟演练,此演练已完成。
第二轮模拟演练:6月6日下午5:00,考点组织考前诚信警示教育和入场模拟演练,进行外语听力试听,全体考生参与。
第三轮模拟演练:6月7日下午和6月8日上午考试结束后,考点分别组织外语听力试听模拟演练,全体考生参与。
七、环境综治
1.交通管制时间6月7日(7:30-8:30、11:10-12:10 13:30-14:30、16:40-17:40)
6月8日(7:30-8:30、10:00-11:00 13:40-15:20、16:40-17:40)
6月9日(7:00-8:00、12:00-13:00 13:30-14:30、18:00-19:00)
交通管制路段:(1)乌江线(G244国道)管制路段:新看守所路口(华池县嘉合汽修厂)至职中门前;(2)柔东公路(X018县道)管制路段:东山路口至广电局坡底。以上路段过往货运车辆在管制时间内一律不得通行,确需通行的请选择打庆高速或其他道路绕行,同时禁止在以上路段街边、巷道停放车辆,接送考生的私家车一律在华池县第一中学前门停车场、华池一中地下停车场或者就近停车场接送考生,不得长时间逗留,考点道路(G244国道乌江线)两侧不得停放车辆(6月9日下午19时起对华池一中后门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所有车辆及行人一律不得通行,接送学生车辆一律前往正门或地下停车场)。
为了给考生们营造良好考试环境,交警部门将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夜间巡逻,重点查处车辆违反“禁鸣”规定、货车违规行驶、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广大驾驶员朋友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行车。同时向广大驾驶员发出倡议:“爱心让考,绿色出行”,途经华池县第一中学考点周边时,请勿鸣笛,让我们安静地让出一条畅通安全路,以实际行动助力高考。
2.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严禁夜间(晚21:00至次日6:00)施工,考点半径500米范围内的建筑工地全天禁止施工作业。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营业时间不得超过夜间21:00。各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禁止使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尤其考点附近的店面在考试期间禁止使用喇叭。违反以上规定产生噪音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从严从重予以处罚。
3.城区各商业门店、 饮食摊点和小商品流动摊点,要服从市场监管和城管等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在考点周围摆摊设点,严禁销售假冒、伪劣、过期食品,严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城区各住宿餐饮企业,要为考生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确保考生食宿安全,严禁临时涨价。
4.考试期间,通信管理部门将采取降低考点内手机信号频率,限制手机网络自动优化等方式,确保手机信号屏蔽效果。届时,将会对考点周边手机通信造成影响,望广大市民予以谅解。
5.考生及家长要提前安排出行路线,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接送,避免因交通拥堵延误考试时间。接送考生的家长、亲属朋友以及与考试无关的人员不要在考点门口、附近逗留聚集。
6.家长(监护人)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做好考生安全教育及管教防范,严禁乘坐“三无”车辆和农村“五小”车辆,严禁到河边戏水游玩,严防发生交通、摔伤、溺水、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
7.请接送考生的驾驶员、餐饮行业的朋友们,注意提醒考生切勿将考试证件遗忘在车上或餐桌,如拾到相关考试证件请及时送到附近交警值勤点或考点门房。
8.气象部门及时预报准确的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相关单位要加强考务组织、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等工作,考生要合理安排赴考时间,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雷雨、高温等天气对高考造成的不利影响。
9.考试期间,要严厉打击利用无线电通讯工具进行作弊、助考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对城区各宾馆、旅店、出租屋进行突击性、拉网式大排查,严禁身份不明人员和携带非法通讯、易燃易爆等设备人员入住,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八、温馨提示
1.考试期间,广大考生要保管好个人考试所需证件,以免遗失;要注意科学作息、健康饮食,避免饮食不当导致身体不适影响考试。
2.考试统一配发文具,考生不得携带除《准考证》和《身份证》以外的任何物品进入考场,尽量避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和饰品,以便快速、顺利通过入场安全检查。
3.开考15分钟后不准考生进入考点,外语考试考前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6月8日下午外语考试2点45分后不得入场)。
4.广大考生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规划赴考路线,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方式,留足入场检查时间。
5.广大考生务必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保管好个人信息,切勿将个人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轻易告知他人,谨防上当受骗。
6.凡考生携带各种具有发射、接收功能(如手机、耳机、智能手环)设备及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违禁物品进入考点考场的,考场或考场内相互传递物品的,一律按违纪或作弊处理。
7.考试工作人员在安检过程中如发现可疑物品,考生应主动接受身份验证和对随身物品进行的必要检查,严禁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如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作弊考生相关信息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另外,认定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各单位、全体市民必须严格遵守本公告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高考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同为考生营造安静、舒适、安全、健康的考试环境。欢迎广大群众监督举报,对违反本公告规定者,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严惩。
咨询举报电话:0934-5125196
特此公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