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抓好“三类培训”,助推产业脱贫农民增收
2018年华池县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半年来,农广校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培训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子,通过培训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基础人才保障。
一是抓好精准扶贫产业培训,促进五大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提升为主线,以优质中药材、设施瓜菜、特色小杂粮、脱毒种薯、全膜玉米五大产业培育为主,同时融入农产品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等内容,立足县情实际,邀请省、市、县农业技术专家20人(次)利用30天时间开展培训。分别在五蛟镇刘家湾村、南梁镇高台村、上里塬乡鸭口村等村设立教学点12个,共完成精准扶贫产业3126人(次)。
二是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打造科技明白人。按照农民的需求,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采取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的方式,围绕我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生产、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小杂粮栽培、紫花苜蓿栽培、早春大棚蔬菜栽培、舍饲养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蔬菜栽培)和科技项目,针对农村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在全县完成农民实用技术2470人(次),在乡镇集市开展政策宣讲和科技咨询12场,咨询413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0.4万份,通过培训达到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参训农民掌握了2—3项农业实用技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三是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挥示范带动引领。2014年以来,我校共培育种养大户、合作社骨干等522人,发放培训书籍2.6万册,技术资料、明白纸1.5万份。目前我们已做好学员遴选,逐步充实学员库、优化师资库,进而组建完成综合发展水平高、主导产业突出的学员实训基地五个,待2018年项目下达之后,我们将全面落实新型职业培育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