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博物院藏品发掘地联盟会议暨德日进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召开
6月24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承办的北疆博物院藏品发掘地联盟会议暨德日进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召开,来自浙江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甘肃庆阳华池县博物馆、内蒙古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水洞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河北省泥河湾国家遗址公园、山西榆社县等近50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代表高星研究员在致辞中介绍并肯定了中科院、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和甘肃庆阳华池、内蒙古萨拉乌苏、宁夏水洞沟、河北阳原泥河湾、山西榆社几大重要北疆博物院科考发掘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成果。他指出,德日进携手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在中国北方展开的科学考察,为中国新生代古生物学、地层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携手并进,持续发挥好联盟这个平台作用。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科院、北疆博物院和几大重要科考发掘地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深入北疆博物院研究以及百年自然史的研究,探讨和交流相关领域近年来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推动联盟各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甘肃庆阳代表罗志才、内蒙古萨拉乌苏代表高伟国、宁夏水洞沟代表王亚伟、河北泥河湾代表杨怿欣、山西榆社代表贡建瑜、天津自然博物馆张彩欣分别发言。畅谈了近年来各自推进的工作、开展的合作交流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对联盟下一步的合作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期间,七家单位联盟共同签署《北疆博物院藏品发掘地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联盟单位资源优势,共同挖掘北疆博物院在科学考察期间的各种信息和学术资料,在科学研究、展览交流、科普传播等方面加强合作与共享。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