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扎根农业终不悔 助农增收显本色
她坚持将理论创新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华池县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用二十余年时间和实际行动践行了农艺师的情怀和担当,她就是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庆阳市科普专家李晓莉。
“咱们这个大棚里的甜瓜今年长势可能和往年相比有一些差距,因为咱们今年低温、阴雨天气比较多,长势比较弱,长的比较发黄,所以在措施上,咱们就要采取一些好的措施,比如说这一阶段可以适当的增加喷施一些肥料,像磷酸二氢钾,对于改善瓜的品质,还有增强抵抗力,都可以起到一些好的作用。”正在给群众讲解今年大棚瓜果注意事项的就是李晓莉,在李晓莉眼里,现代农业绝不再是父辈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模式,应该用技术提高效率,解放农民的双手。她抓点示范,认真指导,在具体工作中严把规划。经过多年种植,李志忠大棚里甜瓜品质极好,经常有人专门打电话提前订购。
华池县悦乐镇鸭洼村村民李志忠说:“我是从15年开始种植甜瓜的,在开始种植的时候,我们对技术这方面都不太了解,种的时候产量低,品质差。蔬菜办李主任了解到我们这个情况以后,全程下来给进行了综合性技术指导,从嫁接、育苗到定植全方位地指导以后,我们对技术逐步掌握,最后按照她全程指导的方案,进行了综合性的管理,甜瓜的品质、产量,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我一共种了有三个棚,净种面积大约有一亩地,一年能收入六万元。”
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应用钢架大棚,李晓莉带领技术人员,在蔬菜栽培技术集成配套、化肥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华池县鸭洼村村民白海军说:“李主任现在给我们推广了靓丽八号黄瓜品种,比以前我们种的老黄瓜品种好多了,一旦有什么病虫害,李主任及时下来就给我们解决,这几年产量方面、收成都比前几年好多了。”
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练就了刘晓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她创出过川台旱地玉米亩产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参加选育出“华选1号”白瓜子新品系是华池县第一个自选的白瓜子优良品种,探索出适合华池当地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干事李海琴说:“李晓丽主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位大姐,她非常的平易近人,在工作中,她业务能力强,业务精通,善于总结创新,科技成果丰硕,申请的专利、撰写的论文特别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广大农业系统干部学习的标杆,她在生产实践中经验丰富,指导农户口碑良好,为农户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工作二十余年来,李晓莉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这些荣誉背后,是她智慧和汗水的收获,她将自己的青春和一腔热情都洒在了华池这片土地上。近年华池县年均蔬菜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突破10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草莓、食用菌、薄皮甜瓜等特色设施瓜菜效益十分突出,面对今后的工作,她一如既往地坚持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为蔬菜“撑伞”,让农民创收。
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正高级农艺师李晓莉说:“这几年我个人和我的团队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说在蔬菜栽培过程中,管理比较粗放,病虫害的防治不够及时、不够科学等。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觉得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上多下功夫,争取使它的技术得到集成,除此之外,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上一定要加强,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指导农民群众使用化学农药,更多的要引导他们采取一些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的方法,多管齐下达到绿色防控的目标,总之,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全县的菜农能够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为全县的蔬菜产业发展贡献出我个人和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