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华池县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法良种配套、行政技术结合,突破生产技术瓶颈,集成技术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积极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推动全县粮食高质量发展。
在山庄乡尚湾村玉米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示范点,绿油油的玉米连片无际、长势喜人。村民刘志雄正在玉米地里除草、查看玉米生长情况。“今年我种了农技中心推广的这个新品种玉米,杆长的很高,每一个玉米秆上都结了两个玉米棒,产量肯定会非常好的。”他告诉记者。
该示范点涉及山庄乡尚湾村的尚湾、唐台2个村民小组,示范区面积1200亩,内设试验研究区、新型肥料示范区、新技术示范区、新材料示范区、高产集成技术示范区等5个功能区。通过新品种引进、机械化生产、生物防治、产业结构调整,良种应用率、高效缓释肥覆盖率、新技术应用率、病虫害控防率均达到90%以上,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有效提升了先进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种粮效益,进而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山庄乡副乡长袁民刚说:“我们通过在尚湾村引进科技示范,抓点推动全乡种植玉米23100亩,有效的保证了咱们当地的养殖业发展,同时也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通过科技示范带动,将有效推动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过去,华池县农户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还存在产量低、死棵严重、抗病能力差等问题。今年,针对这些问题,县农技中心以“抓点示范”为核心,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在城壕、乔川、乔河等乡镇积极引进以杂交谷子新品种秦杂谷6号为主的多种优质、高效的小杂粮进行种植,进一步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优化作物品种布局,发展县域特色小杂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增产。
城壕镇城壕村村民陶兴忠说:“这个谷子是个新品种,也是个杂交品种,亩产量一般在1200斤左右,最高可以达到1500斤,亩留苗一般在15000-18000株左右,原来的老品种小毛谷的亩产量一般在200-300斤,最高可达到400斤,相比较,这个产量很好了,所以说今年这个谷子就算丰收了,好的很。”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解决了华池农业品种老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也进一步显现出现代农业的特色优势。
华池县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段七林说:“县农技中心以旱作区农作物密植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化肥农药减量试用,增施有机肥和生物降解地膜运用,以试验示范为抓手,引进了玉米、小杂粮等新品种66个、新技术5项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进一步挖掘我县粮食生产潜力,为全县粮食生产注入更高的科技含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