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优化营商环境>详细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

华池县优化营商环境“红榜”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5:37:37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20日,华池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庆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红黑榜”发布暂行办法》,发布华池县优化营商环境第四十八期“红榜”名单。

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红榜”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根本大计和长远大计来抓,不断强化“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意识,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优质服务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华池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户锋排忧解难用心帮  为民服务零距离

上榜理由:按照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及“百名干部帮百企”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华池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户锋同志包抓华池县丰收小杂粮加工厂,在帮企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帮企工作放在心中、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时刻倾听企业心声,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用心用情、不遗余力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

当好政策“宣传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华池县丰收小杂粮加工厂成立于2014年,原有加工车间、原料库、办公用房各1间,建厂之初,由于地处偏远道路交通多有不便,小杂粮生产基地规模小原料供应不足,成品供应链短销售效益低。户锋同志帮企以来,先后5次深入企业调研,面对面与丰收小杂粮加工厂负责人交流,带领农技人员深入种植基地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主动充当政策“宣传员”,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送中央、省、市、县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各级惠农补贴政策、联农带农机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合作社奖补政策,扩大政策普会面,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下,丰收小杂粮加工厂扩产增效,现加工厂占地4.5亩,建成原料库480平方米、加工车间400平方米、扶贫车间400平方米,产品展厅及办公用房120平方米,有小杂粮生产线2条,加工生产设备5套,建成乔川乡扶贫车间和电子商务展厅,建办了华池县陇丰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集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当好沟通“协调员”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丰收小杂粮加工厂地处华池县乔川乡,位于华池县西北角,境内山梁起伏,沟壑纵横,乡内适宜种植糜谷、玉米、豆类、油料、荞麦、瓜类等农作物,该厂在乔川乡流转土地建成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1000亩,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差,周围农户外出务工多,企业生产基地用工严重不足,户锋同志在深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积极对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就业帮扶促企业成长,通过与徐背台村沟通衔接,动员有能力的、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3人返乡在丰收小杂粮加工厂就业,其中1人负责基地种植、1人负责厂内生产线运转、1人负责对外销售衔接,有效助力加工生产的荞麦面粉、小米、胡麻油等农产品进入农产品交易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占比,今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累计达80万元以上。二是物资帮扶提种植效益,年初,按照企业意愿,协调落实补助地膜219卷、肥料500袋、玉米种子125袋、大豆种子140袋。落实补助资金6.5万元,下派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指导合作社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亩,亩均收益1300元以上。三是项目帮扶扩基地规模,协调争取2023年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奖代补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以土地流转、田间劳务反包等方式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大力发展小杂粮种植,指导陇丰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小杂粮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300亩,带动小杂粮种植农户80户,户均增收12000元,合作社的经营实力和种植规模进一步提升。

当好对外“推广员”  推进企业减负减压 。华池县丰收小杂粮加工厂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通过党支部引领,已形成了“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党支部+小杂粮加工厂+扶贫车间+电子商务)和分红模式(村集体分红+贫困户劳务分红+订单种植分红+土地流转分红),分别与全乡七个贫困的合作社签订了原粮收购合同,与天津食品集团签订了成品粮销售合同,实现了全乡小杂粮“一厂联七社”的战略整合,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仍然很窄,尤其是对外开拓市场不够,户锋同志帮企以来,主动承担对外销售“推广员”,与省市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积极对接,该厂的“荞麦面”、“荞麦面粉”2个产品申报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乔川荞面”创建为“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丰收小杂粮加工厂生产的产品通过认证后进入市场,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先后多次与省、市、县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组织丰收小杂粮加工厂参加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第十八届香包节等活动,荞麦面粉、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参与展销,现场销售收入8万元,签订订单30余万元,销售额显著提升。

通过户锋同志帮扶,企业在扩大基地规模、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将对接县内外专家技术人员到加工厂开展技术指导,强化种植基地管理水平,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使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联农带农能力进一步增强。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