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华池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可栖。今年以来,华池县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紧盯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企业发展沃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高效便捷让企业“轻装上阵”
政务服务能力强不强、效率高不高,企业的感知最敏锐、最深刻。
“在以前,办个证几个部门来回跑,几个星期下来都办不好,现在审核时间和审批手续都不仅比以前简单快捷了,工作人员还认真有耐心。”谈到营商环境发生的变化,前来政务大厅办理变更经营范围许可证的王勇感慨万分。
华池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想群众所想、急企业所急。依托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行企业名称“自助查重、自主申报”制度,全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在县政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窗口,进驻政务大厅印章刻制机构,压缩印章刻制费用,减少跑动次数,降低开办企业成本,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华池县新设企业157户,其中,线上受理110户,线下受理47户。
在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方面,华池县精简税费办理流程,推出减事项、减表单、减资料、减流程、减操作的“五减”办理模式,将企业开办首次申领发票的5张表整合为1张,实现新开办企业发票领用即时办理,90%主要办税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
靠前服务让环境“优无止境”
连日来,华池县把企业、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加快构建温暖贴心的服务环境。
为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群众办事“顽疾”,华池县强力推进“两型机关”创建工作,立竿见影的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加快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同时,华池县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行动,选派100名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帮联发展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62家重点企业38个示范合作社,选派45名科级非领导干部“一对一”全天候帮扶企业,及时为企业在用电、用地、用水、用人、融资、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落实政策“零时差”、损企行为“零容忍”,真正当好企业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堵点,华池县充分发挥金融联席会议作用,积极对接发改、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及时掌握县域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截至目前,县域内6家商业银行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涉农专业合作社、个体户40户,通过信贷支持授信贷款金额106142.1万元,落实信贷资金106073.7万元,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增强了全县经济活力。
公平法治为企业“保驾护航”
“办事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无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发展中遇到困难,职能部门有没有主动帮助解决?”“惠企政策是否已落实到位?……”这是华池县纪委监委在深入企业走访过程中,最常问到的问题。
想要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打造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是关键。
今年以来,华池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下沉企业一线发现问题,聚焦营商环境工作痛点、堵点、难点,向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果断亮剑,同时上线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畅通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对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共开展专项监督1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5个,提出工作建议3条,拧紧营商环境监督执纪“发条”。
同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和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对于失信企业做好联合惩戒,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规范了市场监管行为,提高了市场监管效果,减轻了企业负担。
此外,还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的涉企监管制度,开展“涉企执法行为专项监督检查”,督促执法部门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或生产经营中的不规范行为采取约谈、指导、告诫等柔和方式,确保企业能够“放心干”。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