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创新“一联三共”模式 党建赋能林区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华池县紧扣省市“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创新推行“基层支部联建、党员队伍共带、林区治理共抓、富民产业共育”的“一联三共”林区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区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增收双赢。

支部联建织密组织网络 凝聚共治合力
华池县地处子午岭林缘区,森林覆盖率达50.99%。面对林区治理难题,华池县在严格落实林长制基础上,构建“林区党支部+林长+护林员”三级联动体系,将党组织服务管理触角延伸至林区最末梢。全县林区重新划分2类2100个网格,由支部委员包片、党员骨干包点,与384名林长、1993名护林员、107名草管员建立结对联系机制,实现“林有人管、责有人担”的全覆盖管理。

为破解林地协同发展难题,县委组织部主动协调华池林管分局,推动6个涉林乡镇、38个行政村党组织与林区党组织全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双方围绕林农利益保障、林牧矛盾化解、林区治理提升、林下经济发展等关键议题定期开展协商沟通,累计破解各类难题70件,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
队伍共带锻造先锋力量 筑牢战斗堡垒
华池县通过“同听一堂理论课程、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同谋一次发展良策、同解一次治理难题”的“四个一”措施,推动林场与乡镇党员形成常态化互帮互助互学机制,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组织林地党组织联合走访慰问林区25名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老干部,把党的关怀温暖精准送达群众心坎。
针对林区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华池县联合邀请农林专家和技术骨干,围绕林菌、林药、林蜂等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3期,覆盖280人次。同时,共同组织党员赴林锦庙会师旧址、南梁堡子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锤炼18次,以红色基因凝聚护林兴林合力,带动林区党员群众同心同向守护绿色家园。
治理共抓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为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华池县统筹林区职工、乡村干部、网格员、派出所民警、专兼职护林员等力量,组建22支“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森林防火、生态保护法治宣讲56场,覆盖3240人次,有效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制定林地联管责任清单,以党员先锋队、党员先锋岗为主体,组织党员带头开展巡山护林、搜山踏查、植树护绿、防火演练等常态化活动,累计排除森林火灾、植被破坏等安全隐患73处。建立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林地应急处突体系,共同完善应急预案,成立15支应急处突队。今年春季,某林区乡镇突发火情,周边5个乡镇、7个林场应急突击队迅速驰援,快速控制火情未造成重大损失,彰显了“党员身份亮出来、先锋作用显出来”的责任担当。

产业共育赋能绿色发展 实现富民兴林
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华池县创新构建“龙头企业+村党支部+林场+农户”联动发展模式,38个村党组织与9个林场党组织组建发展共同体,打造5处林下经济示范带,发展林菌468万棒、林药1.3万亩、林蜂1400多箱,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依托林场生态修复、种苗培育等项目,年吸纳林缘群众务工增收2000万元。采取“村党支部+公司+林场+农户”模式,引进废弃林木加工企业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组织农户每年收集清理废弃林木2万吨,带动群众增收600万元。同时,打造“花池臻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然萃”“南梁山甄”等子午岭特产品牌2个,构建“线上商城+线下展销”双渠道营销体系,羊肚菌、木耳、野生蜂蜜等特色林产品年销售额达2452万元,显著提升了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下一步,华池县将牢固树立“党建促产业、产业强生态”理念,按照“宜林则林、宜养则养、宜游则游”思路,持续探索林旅融合、农林融合、林产品共管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推动生态资源高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护绿”与“富民”双赢目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