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党建引领“四治”融合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华池县坚持党建引领,深耕自治、德治、法治、数治“四治”融合模式,通过建强组织堡垒、培育文明新风、筑牢法治屏障、激活数字动能,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稳步提升。
“自治”强基,点燃基层治理“引擎”。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以“党建+自治”为抓手,引导党员在社会治理一线亮身份、作表率。通过“双培双带”机制,把产业带头人、返乡青年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治理骨干,推动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村组院落。依托“七一”主题活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载体,组织党员群众围坐“院落会”“田间议事厅”共商村务,邀请先进地区治理骨干传经送宝,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自治意识。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五会”制度,在婚丧嫁娶、矛盾调解等事务中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组建乡贤理事会、巾帼服务队等585个自治组织,通过“大家事大家管”的模式化解邻里纠纷、参与环境整治,让基层事务从“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大家商、共同办”。
“德治”润心,涵养基层治理“元气”。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把孝老爱亲、清洁家园等行为量化积分,村民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用“小激励”撬动文明新风。完善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阵地,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皮影戏、快板等节目,让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每季度开展“身边榜样”评选,推出“好媳妇”“孝老星”等模范,通过村民大会、广播宣讲其事迹。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公益活动,联动爱心企业开展助学助医,让“奉献互助”成为乡村新风尚。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对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近年积分超市兑换物资价值超50万元,推动“德治”从“倡导”变为“自觉”。
“法治”护航,筑牢基层治理“堤坝”。组建“普法小分队”,由法官、律师、村干部组成,深入村组结合邻里纠纷、电信诈骗等案例“以案释法”,用“土话”讲法律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在村部设立“调解室”,选拔老党员、退休干部担任调解员,网格管理员日常入户摸排线索,小事当场调解,大事联动多方合力化解。打造“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整合信访、司法等力量实行闭环处置,近年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0%以上。抓住“民法典宣传月”等契机,通过“法治大集”“模拟法庭”送法下乡,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定器”。
“数治”提效,激活基层治理“智能”。建成县级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联通乡镇网格管理平台,实现问题线索“一键上报、分级处置”。推行“群众点单、网格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村民通过微信小程序、村部终端反映诉求,办结率保持 100%。以“党建+网格化+三长制”为纽带,划分网格685个,配备网格员和“微网员”1757名,联动组长、邻长覆盖全县村户,群众诉求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开发“华治理”数字化平台,集成线上议事、积分查询等功能,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推动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