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党建红”引领“小网格” “微服务”托起“大民生”
今年以来,华池县以“党建红”为引擎,纵深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网格治理的“红色动能”,构建起“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贯通”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小网格”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用“微服务”回应群众“大民生”,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根基。
党建聚能,筑牢网格治理“四梁八柱”
坚持把党组织建设作为网格治理的“根与魂”,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四级联动体系,实现治理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多网融合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壁垒,将社区治理、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12类专业网格整合为685个综合网格,覆盖全县15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社区)。按照“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辅助员”标准配备队伍,推动“九龙治水”向“一网统管”转变。
力量下沉优服务。依托社区“大党委”统筹机制,整合民辅警、退休干部、物业人员等8类力量组建“网格服务队”,建立“群众吹哨、网格报到”响应机制。今年以来,9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网格内办结”,93.04%的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站式化解”,群众诉求响应时间从平均48小时缩短至19小时,缩短60%。
清单管理提质效。对照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制定网格履职“正面清单”(含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等8类26项)和“负面清单”(含随意摊派任务等5类),优化“采集—研判—办理—反馈—评价”五步闭环流程。严格执行事项准入制度,通过清理规范,较上年减少非核心任务23项,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党员强基,锻造网格服务“红色尖兵”
以“红色细胞”激活网格活力,建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网格员队伍,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赋能提能强本领。实施网格员“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开展政策法规、应急处置等能力提升培训46期,培训覆盖率达100%。创新“老带新、熟带生”传帮带机制,结对培养新人58名,培育“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25名。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组织评单”考核机制,对83名不合格人员及时调整,队伍专业度提升40%。
先锋引领显担当。推行党员网格员“四亮承诺”(亮身份、亮职责、亮标准、亮成效)和“五比服务”(比担当、比效率、比精细、比口碑、比创新)行动,27%的网格员由党员担任,组建党员先锋队32支。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07起,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乱象41处,协商解决邻里纠纷、基础设施维护等事项260件,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正向激励激活力。建立“薪酬保障+晋升通道+荣誉激励”三维机制,将网格岗位作为村社干部“蓄水池”,从中发展党员2名、培育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56名。开设“网格员风采”专栏宣传先进典型57期,发放奖励补助95.3万元,队伍年均留存率提升至89%,队伍归属感显著增强。
党性铸魂,构建惠民服务“温馨港湾”
始终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导向,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感知”转变,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全周期排查防风险。推广“三全工作法”(隐患排查“全覆盖”、宣传教育“全时段”、处置化解“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防汛防火等隐患摸排660多次,上报各类信息529条,整改消除安全隐患194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险防控网。
多平台联动聚合力。建立网格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社情民意,研判风险形势,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三官一律”(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等12类力量下沉网格,开展联合服务600多场(次)。创新“村民议事厅”机制,通过“院落会”“田间会”等形式,群众自主解决事项267件,基层自治活力持续释放。
零距离服务暖民心。践行“四心工作法”(诚心走访、细心采集、耐心沟通、真心服务),将养老托幼、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等8类服务嵌入网格,开展“送学上门”“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290场次。落实乡镇干部联系网格制度,每名干部包联2-3个网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0多件,构建起“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结”的治理新格局。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