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擦亮法治底色 赋能乡村振兴——华池县法治乡村建设亮点纪实

来源:华池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12-04 10:26:3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华池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弘扬南梁红色法治文化,压实法治乡村建设责任,以乡村依法治理为抓手,坚持“普治并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乡村建设氛围,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学法以正”,构筑法治教育新格局。以村(社区)干部学法为抓手,推动更多基层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探索完善“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不断向更多领域延伸,突出乡村干部群体带头学法的“头雁”带“群雁”效应,让信仰法治、厉行法治成为法治兴村的共同行动。

聚焦村干部“关键少数”。坚持提升村(社区)干部学法实效,推动以用促学,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村(社区)干部运用法律推动基层治理的能力,为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注入了强劲动力。 


村干部集体学习

聚焦法律明白人“关键群体”。坚持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赋予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更广阔的舞台,焕发基层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新气象。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法律明白人”696名,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9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034余件次,使“法律明白人”真正成为推动法治华池建设的重要力量。

法律明白人培训

聚焦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关键举措”。充分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典型示范作用,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2个。2024年,司法部“2024法治乡村基层行”中央省市媒体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李庄村和荔园堡村进行了采访调研。

二、坚持“普法以诚”,走出法治宣传新路径。坚持以南梁红色法治文化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县“八五普法规划”,通过“法律十进”等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多元化的普法活动、原创性的普法内容,打造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样板。

建好乡村法治教育基地。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持续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法治广场、农家法治书屋等阵地建设,提高乡村法治文化阵地的建设率、利用率和覆盖面。截至目前,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62个、农家法治书屋61个,建成五蛟镇杜右手村乡村记忆馆、城壕镇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等红色法治文化阵地,不断完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链条。

城壕镇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

上里塬乡黄塬村法治文化广场

拓展乡村法治宣传平台。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优势,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南梁说唱”等传统艺术与 “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相结合,编排南梁说唱《疫情防控靠大家》《红色廉政万年长》和快板“说说民法典”等通俗易懂的普法节目,2024年,法治日报对南梁普法群星说唱团普法现场进行了报道。同时,以“红色资源+法治宣传”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推出《法治进行时》栏目。截至目前已推出《法治进行时》节目21期,通过“魅力华池”APP、电视台、快手、抖音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播放量已达到30万余次。

南梁说唱《红色廉政万年长》

加强法治乡村成果宣传。以司法部“2024法治乡村基层行”媒体采访团到华池县开展采访调研为契机,积极展示华池县法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成效亮点。来自中央及省市的媒体记者先后走进李庄村、荔园堡村、南梁革命纪念馆、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和“巧儿旧居”普法宣传教育基地深入采访调研。在央视《热线12》《新华社》《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网站宣传报道华池县法治乡村建设成效相关信息7篇。

三是坚持“用法以议”,搭建基层治理新载体。坚持将法治建设列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主线,以法治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序推动乡村依法治理工作,护航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激发基层治理动能。利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优势条件,按照“1163”红色村建设思路(紧盯乡村振兴示范镇提档升级一个目标,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一个底线,做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社会治理、民生福祉、招商盘资六项重点工作,强化作风建设、制度机制、督促检查三项保障),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创建“红色历史学得透、红色故事讲得好、红色教育抓得深”的“三红”型法治乡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体味法治元素。

南梁革命纪念馆全景

协商民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聚焦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探索推广“411”议事法(“四议”即党员群众和网格长<员>提议、村“两委”组织议事小组调研商议、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审议、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决议;“一审核”即村“两委”对决议结果再次审核把关,确保决议符合法律法规、合乎村情民意;“一公开”即对决议结果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创新推行村级协商民主议事机制,广收民情民意,科学决策、精准实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影响基层发展的矛盾隐患,提高村民自治的有效性,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怀安乡坪庄村“411”议事会模式

村规民约探索基层治理路径。积极推广村级协商民主议事制度,把基层民主自治导入法治轨道,形成了以“一约五会三榜一站”(即“一约五会三榜两站”激励约束机制。“一约”即村规民约;“五会”即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孝善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三榜”即扶志扶智积分榜、道德评议红黑榜、帮教进步转化榜;“两站”即双扶驿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重点的乡村自治探索,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自觉遵法守规、提振精神风貌,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五蛟镇杜右手村协商民主议事会


终审:平台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