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山庄乡: 滑子菇抢“鲜”上市 释放致富大“蘑”力
近日,华池县山庄乡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内的滑子菇迎来丰收季。一朵朵表面带着滑嫩黏液的滑子菇从菌棒中冒出,不仅填补了秋季大棚的闲置空白,更让山庄乡食用菌产业的品种结构更趋多元。
秋日的山庄乡食用菌产业园内,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大棚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菌架上整齐排列的菌棒间,一朵朵浅褐色的蘑菇饱满圆润,表面裹着一层晶莹的黏液,泛着温润光泽。采摘工人小心翼翼地捏住菌柄基部,轻轻一旋,新鲜的蘑菇便落入篮子里,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好几筐。


华池县闽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生说:“手摸着会很滑,所以说就叫滑子菇。这个表面的一层黏液,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氨基酸成分非常高,滑子菇在整个营养价值方面来讲,比其他菌种类的要高。”
长期以来,山庄乡食用菌种植以反季节香菇为主。每到秋季香菇采收结束后,部分大棚会因季节原因进入2-3个月的闲置期,土地和设施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而喜凉怕热的滑子菇生长周期恰好与秋季大棚闲置时段完美契合。基于这一“时间差”优势,园区今年正式将滑子菇规模化种植项目引进山庄乡,投入专项资金优化大棚温控、通风系统,确保滑子菇生长环境稳定。

山庄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张文昊介绍道:“今年我们园区引进了30万棒滑子菇,目前滑子菇市场需求旺、附加值高,投产后不仅拓宽了周边农户就业渠道,还丰富了我们“菌菇产业链”的品类,为山庄乡特色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我们单棒的产量在2.5斤左右,目前每天的出菇量是5-6吨左右。主要是销往南方城市。比如成都、福建,都比较受欢迎。另外烘干的产品我们主要销往台湾,目前一斤在45块钱左右。”李自生说。

作为华池县特色农业的重点板块,山庄乡近年来始终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来抓。依托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源,山庄乡先后引进反季节香菇、平菇等多个品种,建成标准化种植大棚243座,形成了从菌棒培育、种植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我们山庄乡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全乡现有食用菌出菇大棚243座,年生产食用菌4800吨,实现产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每年带动周边600 余人来园区务工,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食用菌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食用菌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张文昊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