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华池县2025年蔬菜及食用菌生产指导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06 17:44:3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切实抓好我县2025年蔬菜及食用菌生产,促进全县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积极开展宣传动员

雨水已过,惊蛰将至,全县蔬菜、食用菌正值春季生产的关键时期,请各乡镇认真对照2025年蔬菜及食用菌全年目标任务,务必在思想上不松懈、行动上不松劲,抓住近日天气晴好、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通过召开会议、进村入户、电话通知、信息提醒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组织宣传动员,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做好前期准备和生产启动。一是抓紧备齐农资。引导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算清蔬菜生产地膜、肥料、种子、农药及食用菌生产原料、辅料用量,及时补足缺口,春季蔬菜生产物资力争3月底前筹备到位,食用菌生产物资要确保随时充足够用。二是抓紧检修棚室和整地覆膜。对设施棚室全面检修,及时更换并扣好棚膜;抓住土壤昼消夜冻良机择时整地施肥、顶凌覆膜,为蔬菜移栽定植、菌棒进棚出菇打好坚实基础。三是抓紧抢墒种植。注意掌握气象信息,钢架大棚蔬菜在适期内尽量提早定植,露地瓜类等双子叶蔬菜尽量播在霜前、出在霜后,力争4月20日前钢架大棚蔬菜移栽结束,5月上中旬露地蔬菜栽植结束。四是抓紧出菇(耳)生产。力争3月中下旬第一批香菇菌棒进棚上架,4月中下旬第一批木耳进棚,5月初露地木耳进地,力争做到生产有序衔接,生产结束一季,立即上架一季,大棚香菇一年生产2季、大棚木耳一年生产3季,实现产量翻番、效益翻倍。

二、认真谋划基地建设

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瓜菜种植任务8万亩(蔬菜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5万亩、露地蔬菜3.5万亩;瓜类3万亩,其中西甜瓜1万亩、白瓜籽2万亩),产量7.7万吨;食用菌菌棒生产任务10000万棒,产量2万吨。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相关乡镇在蔬菜及食用菌基地建设上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以点带面、以基地带全县,其中食用菌要辐射到所有乡镇,每个乡镇食用菌种植户要达到10户以上,全县种植农户达到150户以上。蔬菜基地建设上,继续抓好悦乐鸭洼、温台2个百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确保基地片带面积达到千亩以上,实现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食用菌基地建设上,切实抓好城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山庄食用菌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林镇菌光互补数智化示范基地进一步提质增效。山庄要充分结合食用菌科技示范乡镇巩固提升,确保自动化制棒车间及白沟、周园子、津华绿源所有设施大棚生产有条不紊推进,达到基地自动化、科技化、效益化;城壕要充分发挥建成的智能养菌房和菌光互补优势,加快推进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扎实开展菌粮复合种植示范和灵芝高效种植示范,确保基地集约化、多元化、效益化;林镇要下大力气抓好所有钢架大棚的全面投产运营,做到资产不闲置,力争基地规模化、数智化、效益化。同时,要不折不扣做好全县食用菌产业由县东部向中南部、西北部延伸工作,王咀子、元城、怀安食用菌基地要不断发展壮大,努力提升整体效益。

三、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一)轮作倒茬。蔬菜生产上,实行茄果类与瓜类、茄果类与叶菜、瓜类与叶菜等多种轮作模式,十字花科、 茄果类、葱蒜类、瓜类应避免连作。设施蔬菜提倡多茬口高效栽培,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益。例如,钢架大棚可应用水果玉米—叶菜、西甜瓜—叶菜、西甜瓜—芹菜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日光温室灵活选择秋冬茬、冬春茬、越冬一大茬育苗栽培多茬复种模式,应用秋冬茬番茄—早春茬薄皮甜瓜、秋冬茬黄瓜—早春茬叶菜等多茬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食用菌生产上,可开展复合种植示范,如:菌粮轮作(露地鲜食玉米—赤松茸)、菌粮间作(鲜食玉米+赤松茸)、菌菜轮作(大棚蔬菜—平菇或香菇)、菌菌轮作(大棚羊肚菌—灵芝、灵芝—平菇)等。

(二)选用良种。蔬菜生产上,设施生产建议选择耐弱光、耐低温、抗病虫、产量高、品质好的杂交种,如甘丰袖玉、甘丰春玉、靓丽8号及津优系列黄瓜,天椒8号、龙美4号、金椒6号、西北旅33,陇椒10号辣椒,浙粉202、朝研299、普罗旺斯、春旺15、粉帅、浙粉711、金鹏西红柿,清香脆玉、绿甜甜、绿博特、博洋9号、甘甜3号,中原绿宝石2号甜瓜,极品欣欣、美都、西农8号、华之秀916、金沙1号、金城5号西瓜,金葫芦、法国春玉、绿优西葫芦,等等;露地生产可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优质杂交种,如中甘21号、铁头4号、铁头8号、哥伦比亚2号、满月106、双环60甘蓝,顶上盛夏、百幕田592、金福、青春、欧雅春2号春萝卜,春夏青玉水果萝卜,欧雅615、郑研791、晋黎丰冠、绿翡翠6号秋萝卜,百日红星、长崎红、红光500、日本7寸参胡萝卜,春黄健、春夏帝旺、江赢8号春白菜,鼎杂3号、抗寒秋大将、翠丰88、春秋88秋大白菜,泰国架豆王、绿龙、长青2号、N6架豆王豆角,四月慢、上海青、绿妃、春冠油菜,美珍206、奶糖107、萃甜518、萃甜618、金翡翠鲜食水果玉米,白甜糯708、蜜珠70、黑帝67、美糯75鲜食糯玉米,等等。食用菌生产上,建议香菇选择七河9号、香菇808、十堰10号等品种,黑木耳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陇丰1号、陇丰2号、陇丰3号等品种,平菇选择德丰5号、早秋615、齐养969等品种。

(三)合理密植。蔬菜生产上,设施栽培大棚每亩黄瓜定植3800~4000株、西红柿3100~3300株、辣椒3500~4000株、西葫芦1700~2000株、甜瓜2000~2200株、西瓜1600~1800株;露地生产每亩定植密度,一般视品种而定,甘蓝早熟品种3500~4000株、中熟品种2200~3000株、晚熟品种1800~2200株,白菜早熟品种3500~4000株、中熟品种2500~3000株、大型晚熟品种1700~2000株。食用菌生产上,40*8米钢架大棚放置香菇10000~12000棒、平菇12000棒、榆黄蘑15000棒,露地木耳每亩放置10000~12000棒,设施木耳每亩吊栽30000~35000棒。

(四)科学施肥。蔬菜生产设施大棚施肥水平较高,一般每亩基施有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尿素20~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生物菌肥20~30公斤;露地生产每亩基施有质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生物菌肥15~20公斤。生育期间建议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叶面喷施微肥。

(五)做好消毒处理。蔬菜生产上,定植前7~10天,对温室进行熏蒸消毒,亩用80%敌敌畏乳油与锯末拌匀,再与2~3公斤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后无味时再定植;也可采用土壤高温消毒,于7~8月高温时进行,前茬收获后,将铡碎的麦草按每亩200公斤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浇水后覆盖地膜,曝晒15天进行高温消毒,地温可达到50℃。食用菌生产上,一是要切实做好母种扩繁前的提纯、脱毒和复壮;二是扩繁过程中,用75%的酒精对操作器具和人员进行消杀处理,避免感染菌种;三是接种全程在无菌环境中操作,严防菌种感染引起菌棒感染;四是制棒到出菇过程中,严格按流程操作,灭菌彻底全面,清除杂菌;五是放置菌棒前,对菇架、地面用菌虫清乳剂兑水喷洒,或将菌虫清颗粒直接撒施于地面进行消毒处理;六是菌棒脱袋前和出菇2茬后,用喷雾器再做一次消毒处理。

(六)技术集成。蔬菜生产上,一是应用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培育优质种苗,减轻土传病害发生,缩短育苗时间,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二是应用银灰色避蚜膜高垄栽培技术,起到提高地温、保墒、除草、避蚜的作用,减少病毒病等病害传播和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利于提高瓜菜品质;三是应用滴渗灌设备,降低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预防病虫害,提高肥水利用率;四是应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增强蔬菜抗旱、抗寒、抗倒伏、抗重茬、抗盐碱性,起到蓄水、保肥、透气作用;五是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相结合。食用菌生产上,配套应用自动化制棒装袋技术、常(高)压灭菌技术、无菌净化接种技术、恒温养菌技术、温湿气光智能控制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切实做到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应用,为食用菌生产提质增效做好技术配套保障。


终审:平台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