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场上,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巾帼始终不让须眉。以女性为主的扶贫工作队中,展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细腻和温暖。在华池县妇联帮扶的山庄乡大庄村,一些喜人的变化正在发生,这些变化,让村民们感到了真实的幸福感……
单身汉圆了“新家梦”
洁白的墙壁,干净的家具,整齐的小院,围墙几株油松、梅花树迎着春风伸展着枝叶……这对于贫困户赵风才来说,就像做梦一样。以前的他还是另一幅模样,因贫穷年过半百仍未娶妻,没有收入来源平日只能靠打零工和亲戚接济过活,一个人暂住在临时搭建的彩钢房里,新建的住房里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对生活早已失去了信心,整天破罐子破摔。可自从县妇联帮扶后,他的生活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新居、勤扫除、栽树木……欢天喜地入住了“新家”。
独居老人有了“依靠”
一早起来,县妇联驻村队员们匆匆离开村部,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入户走访时发现独居老人梁文花的窗帘掉了下来,但因腿疼没办法收拾。看到这里,驻村队员立即找来工具,帮老人修好了窗帘。梁文花老人年近八十,丈夫和两个儿子相继因病去世多年,她独自一人在村里生活。老人对驻村队员感情很深,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娃娃真好,不管是谁从我门前经过,都要进来看看我。”老人一语道出了大庄村独居老人们的心声。
咱们村里旧貌换新颜
大庄村农居院落居分散,环境脏乱差、卫生设施不完善,加上村民多年养成杂物乱堆、垃圾乱丢、污水乱排等一时难以改变的生活陋习,为彻底改善贫困户精神面貌、居住环境和战胜困难的信心,驻村队员们以创建“美丽庭院”为抓手,入户张贴宣传“全域无垃圾倡议书”,组织贫困户主动参与到乡村大清洁活动中。4月中旬,县妇联驻村队为村民运来了200多株榆叶梅、油松等苗木,和村民们一起栽种,使得村里旧貌换新颜。
“授人以渔”带动发展
扶贫最终还是要解决经济收入的问题。大庄村历来有种植玉米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大田收获的玉米必须等到次年才能变现。对此驻村队进行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向联乡领导汇报,与村干部商议、听取群众意见,最终达成共识,初步决定选种新品种(博新38号)甜糯玉米,并选出具备种植条件的村民先行试点。随后,驻村队长董凤玲多方联系协调优质籽种,与农户签订协议,将40袋籽种发给了试种农户。驻村队员章晓慧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这次能让农户尝到挣钱的甜头,成为贫困户的榜样,让大家看到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从点燃生活热情,到树立村民信心,再到引导发展产业,带动全村脱贫致富,县妇联驻村帮扶队员们充满信心,干劲十足,相信只要从心出发,以行落实,一定能让村里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幸福,听得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整齐步伐。
驻村的这段时间虽然忙碌,但驻村队员们仍然乐在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勤劳的小蜜蜂王菲工作中要忙于收集资料,工作之余还要一展厨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