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华池县“七注重七强化” 全力推动脱贫攻坚纵深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1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华池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 一号工程 意识,紧扣 六个精准 要求,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为基础,以 1236 扶贫攻坚行动和省 1+17 、市 1+20 精准扶贫方案落地见效为重点,,以 853 精准脱贫管理办法为抓手,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整体呈现出 精细化管理、精准化帮扶、深层次推进、全方位落实 的工作态势。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 七注重七强化 :

一是注重靠实责任,强化攻坚合力。组织召开全县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今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分层签订了脱贫攻坚 军令状 和责任书,确定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把工作抓在手上,经常听取工作汇报、督促任务落实,县委主要领导多次赴省、市扶贫办专题汇报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乡镇积极承担主体责任,行业系统切实强化衔接指导、服务落实责任,深入一线了解贫困村户需求,对接精准扶贫措施。乡村和帮扶工作队自觉履行到户到人责任,一项一项推进,一件一件落实,形成了县、乡(镇)、村一起抓、行业系统协力抓、条块结合合力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局面。

二是注重精心指导,强化稳定脱贫。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始终坚持 三个关键 (坚持到户到人准确核实、有序退出,不搞贫困村 断崖式 脱贫;坚持从贫困村、户实际出发确定脱贫时序,扶真贫、真扶贫,不搞 数字式 脱贫;坚持精准监测,准确测算贫困户收支,综合认定家庭状况,不搞 低水平 脱贫)确定脱贫时序。在稳定脱贫人口和需要巩固提高脱贫人口的区分上,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华池县2016年度贫困对象退出认定动态管理办法》,从4月份开始对2013年底建档立卡确定的9074户贫困户和56个贫困村,对照户7项、村13项减贫指标,按照 12345 的程序,每月月初由县纪委、组织部、农村部、督查考核局、扶贫办等单位,按照复核工作程序和 4342 责任体系,开展复核工作,遵循 成熟一户、监测一户、备案一户 的要求,每月保证按不低于11%的比例对达到脱贫标准贫困户进行复核,对未达到满分的户,责令有关乡镇和部门要限期 补课 ,确保年底所有贫困村户全部脱贫。

三是注重挂图作战,强化精细管理。坚持 应进则进、应退尽退 ,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工作,围绕扶持对象准不准、脱贫需求清不清、帮扶措施实不实、项目资金使用准不准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改。编制了《华池县2015年度贫困户 三本账 填写说明》,统一了填写口径、规范了填写程序,统一印制了村户档案盒,成立了 一对一 的政策培训团队,指定熟政策、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对全县所有乡镇进行全程指导、跟踪督促,真正做到了村级挂图与大数据平台贫困人口、帮扶措施相关数据相一致;农户 三本账 与大数据平台、收支登记表对应数据 三对口 。按照 5类档案目录 建立健全村级档案资料,将村级、户级资料分类分目录归档到统一制式的资料盒中。使户资料达到 十有 (精准扶贫专栏、庆阳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宣传彩页、甘肃省脱贫攻坚 853 挂图作业贫困户 三本账 、陇东报和甘肃农民报、扶贫手册、劳动力培训证书、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缴费票据、精准扶贫政策读本、宣传画册)、 六清 (家庭基本情况、帮扶计划、收支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签字确认)加强大数据平台管理,成立了华池县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县扶贫办设立了大数据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全县大数据管理平台的信息采集、数据录入等工作。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也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确保了大数据管理平台有专人管理。同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录入、谁负责 的原则,组织全县各乡镇及相关行业部门,对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审核、录入。实现了扶贫台账的报表化运作、清单化管理、规范化运转。

四是注重补齐短板,强化政策落实。按照 五个一批 要求,不断拓宽脱贫路径,瞄准靶心,精准发力,将 1+17 1+20 政策措施逐项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的原则,确定了《华池县2016年整县脱贫项目需求及实施计划表 》。至目前,共完成投资10.34亿元,占计划15.5亿元的66.7%。新修通村油(水泥)路3条28.71公里,村组砂砾路112条510公里,栽植行道树2112公里47.39万株;新修梯田4.6万亩;新打小电井1920眼、集雨水窖1270处、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3处;完成危旧房改造554户、开工752户;完成危窑改造503户1574孔、开工957户2871孔;完成10千伏农网改造8.28公里、0.4千伏48.96公里。完成苗林栽植18.14万亩、苹果3000亩,种植全膜玉米50.87万亩、紫花苜蓿3.5万亩;新发展养羊户1265户,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羊场10个,恢复新建各类早春拱棚12200亩23524座。建成乡村舞台14个、表演舞台29个、文化广场6个、卫生厕所1902座、村级卫生室1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门店4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8个;完成贫困村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9个;完成各类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3206人,发放精准扶贫贷款2.76亿元。

五是注重真评实考,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落实 4342 脱贫验收责任体系,规范程序,严明纪律。在精心指导各乡镇开展贫困人口脱贫验收和返贫人口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对各乡镇2014年和2015年脱贫退出的贫困村进行了抽查验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题调研督查。县上组织由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带队,对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双联工作开展等情况实行月统计、季分析,专题观摩,逐乡召开督查反馈座谈会,有力地推动扶贫方式向 精准 转变,促进了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落实。

六是注重深度融合,强化帮扶实效。开展 干部住进贫困户、贴近贫困、感受贫困、解决贫困 主题实践活动。全县3308名干部全部住进自己联系的贫困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地向群众讲解扶贫政策,倾听贫困户诉求意愿,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计划,让干部亲力亲为帮助群众脱贫,变 走读 为 住读 ,解决了贫困群众对省委精准扶贫政策实施 不相信、不自信、不主动 的问题,解决了帮联干部 不愿帮、不会帮、不真帮 的问题,也更好的解决了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的问题。所有双联干部都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改变群众的日常习惯,注重从干部的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动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注重从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树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自信心,注重从找准短平快的致富路子让群众有获得感, 双联 行动与脱贫攻坚达到了深度融合。

七是注重建强基层,强化组织保障。把脱贫攻坚作为 两学一做 专题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倾心尽力解决贫困群众吃饭、穿衣、上学、就医等现实问题。结合乡镇换届工作,着眼脱贫攻坚需要,注重将政治素质过硬、熟悉精准扶贫业务的干部充实进乡镇班子,形成了重基层、重实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积极开展双联单位基层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名。扎实开展扶贫领域 两查两保 专项行动,严查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等问题,形成了强大震慑,有效保证了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