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幸存的古石桥
华池千年文明古县,自古迄今清正廉明之官、有胆有识之士和民众都很重视城镇和乡村交通道路和桥梁的基本建设。对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父母官来说,他们认为“北地桥梁”和“江湖舟楫”一样重要。是“从政所不容缓”①之大事。
清代康熙年间的安化知县于鼎元就是一位惠政颇多的好县官。他曾在县境内组织民众修筑过温泉土桥、孟家、伍里桥等。民众为纪念他,将温泉土桥称为“于公桥”。
在今华池境内,根据《庆阳府志、庆阳县志》记载,斯地“在万山丛中,峰回路转,遄征艰苦”。经实地多次考察,对号入座,发现明清至民国时期建修的石拱桥主要有如下十多座。
积善桥 在今林镇乡豹子川桥儿沟沟口,明天启七年(1627)曾重修,今幸存。
信里桥 在今城壕镇雷家川庙湾村拱桥,今幸存。
隆嘉桥 在今柔远镇芋子沟门,清代乾隆年间创建,今已毁。
普度桥 在今悦乐镇余家坪村张桥沟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民国八年(1919)曾重修。今已废毁。
永丰桥 在柔远东沟张川,清道光八年(1828)重修,已毁。
利济桥 在今怀安乡廖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原桥傍立有石碑,上刻举人侯效儒撰记。
田家桥 在今乔河乡田桥,南距柔远城6.5公里,本世纪初拓宽公路废毁。
五里桥 距业乐城约1.5公里,原修在今悦乐五里坪台上一小沟上。已废毁。
章家桥 在今乔川乡铁角城南1.5公里处,今小石桥还幸存。民国六年(1917)曾重修。
遐德桥 在五蛟镇清水沟沟口,民国十五年(1926)创修。
通盐桥 在今悦乐镇马登砭大河东辛家沟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创修。
经调查今城壕镇定汉村境内,在清道光初年就修建有定汉寺桥、长兴桥(在堡子沟口)、通津倚桥、新集儿桥、柏树沟桥(今木拉沟)、小沟门桥(今范家台子)、乔沟门桥七座石拱桥②。可见古代人也十分重视交通道路和桥梁建设。
华池境内还有一著名的古桥,即前记述之“信里桥”。此石拱桥,今幸存,由所立石碑知,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所创修,距今已140多年。修桥主事人是当地居民蒲氏宝云等5人,此举讲信用、得民心、合大理,故名“信里桥”④。为了以示更深远的纪念,当地亦取地名称“拱桥”。可见大凡取信于民之举,人民群众的口碑是永记的。
[注释]
①明嘉靖《庆阳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558页。
②民国《庆阳府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186页。
③、④《华池金石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1月)230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