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政权政协
第一节 权力机构
华池县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自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二十五日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起,境内先后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县参议会、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领导人。1954年7月,在乡村普遍选举的基础上,召开华池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各乡也相应召开了乡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本县的正式确立。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断外,至2000年底,县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召开十四届,各乡镇人大召开十五届。1981年5月,华池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设置“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1989年前,各乡镇设1名乡人大联络员。1989年后,各乡镇设1名专职人大常委会主席团主席。1992年后,各乡镇设1名专职人大主席或副主席。
工农兵代表大会
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 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二十五日,由中共红四十二师党委主持在本县林镇的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选举习仲勋任主席、白天章任副主席;并选举产生了革命委员会下设的土地、劳动、财政、粮食、军事、肃反委员会。随着苏区的巩固和扩大,临时革命政权转为苏维埃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由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主持,本年11月4日至6日在南梁的荔原堡老爷庙再次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工人、农民和红军指战员代表100多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讨论了创建苏区的重大问题,一致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土地决议案》、《财政决议案》、《粮食决议案》等重要决议。会议经过充分酝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选出政府委员25人,习仲勋当选为政府主席,贾生秀、牛永清当选为副主席,并选举产生了政府下设的土地、劳动、财政、粮食、肃反、工农监察、文化、妇女等委员会。会议还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
群众代表大会
华池县群众代表大会 1934年11月上旬,华池苏区在南梁的河沟门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0多人,选举成立了华池县苏维埃政府,贾生秀任主席;选举产生了政府下设的土地、劳动、财粮、肃反等委员会。
庆北苏区群众代表大会 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庆阳游击队开辟了庆北苏区。五月,在今温台乡杜河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庆北办事处,边金山任主任,下设文化、土地、肃反、经济、劳动委员会。办事处兼有党政二重职能,机关驻温台的田河村,后迁定汉的龙门庄。
庆北县群众代表大会 1934年12月,在今柔远镇柳湾村柏树掌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在原庆北办事处的基础上,选举成立了庆北县苏维埃政府(县址设在今定汉乡杨寺岔村龙门庄),强家珍任主席,高世清任副主席;选举产生了政府下设的文化、土地、肃反、劳动、财政委员会。
参议会
华池县、乡两级参议会于1937年秋通过普遍选举成立。陕甘宁边区时期,各级参议会为各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创制权、否决权、选举权和罢免权。各级政府服从各级参议会的决议。县参议会议员任期3年,乡参议会议员任期1年。县参议会每3年改选1次,乡参议会每年改选1次,均可连选连任。县参议会设议长1人,副议长1人(当地有名望的民主人士担任),常驻议员若干人(议长、副议长属当然常驻议员),常驻议员每月开会一次。县参议会召开期间,设立主席团,主席团下设秘书处、议员资格审查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大会期间,听取同级政府工作报告,检查政府工作,决定各项重要政策;选举参议会议长、副议长和常驻议员;选举县政府县长、副县长。参议会闭会期间,常驻议员监督政府执行大会决议。乡参议会采用立法行政合一制,不设议长、副议长;开会期间推举主席3人主持会议,乡长为主席团成员;闭会期间不设常驻议员。
华池县第一届参议会 1937年10月在县政府所在地温台的大沟门召开,参加会议代表200人。会议选举产生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李培福当选县长,逯月喜当选副县长。县政府下设秘书室、一科(民政)、二科(财政)、三科(教育)、保安科、裁判处、军事大队等部门。会议决定,将本县11个区合并为9个区,辖47个乡、158个行政村。县第一届二次参议会于1938年9月在大沟门召开。会议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一年来的工作报告,选举李湖为县参议会议长、李培福为县长。
华池县第二届参议会 1941年9月29日至10月4日在县政府所在地悦乐的李家湾召开。参加会议参议员、候补参议员45人,旁听42人,陇东分区代表1人,共88人。陇东分区代表柳泉出席大会并作政治报告,县长李培福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贯彻“三三制”政策,选举王德明、黄生华为县参议会正、副议长,高名山、李向林、刘生枝为议员,张玉珠、黄金贵、马世良为常驻议员;选举李培福、张建堂、白国明、李树林、黄金贵、折国君、马世良、赵占廷、齐应贤、张积录、齐治业为政府委员,李培福当选县长,张建堂为法官;选举高自立、李树林、段长富、路志亮(女)、王定邦、高名山为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议员。会议讨论通过议案37件,存在的缺点是未达到“三三制”建政要求,县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仍占绝大多数。本届二次参议会于1942年2月27至28日在悦乐的李家湾召开。参加会议的议员31人,列席3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半年来县政府工作报告;认真贯彻执行《陕甘宁边区为充实“三三制”给各县的指示信》精神,纠正了在县二届一次参议会选举的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以及其他党派、民主人士比例太少的问题;改选了县参议会和县政府组成人员。新选出的县参议会由9人组成,其中,共产党员3人,非党左派进步分子3人,其他人士3人。刘维舟、黄金贵、张玉珠、邓世林、史九功5人当选为常驻议员,共产党员刘维舟、民主人士史九功为正、副议长。刘生枝、王惠、白国明、李培福、张建堂、唐齐白、齐治业、雷发林、齐应贤9人当选为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3人。李培福当选县长。会议讨论通过议案7件,呈报上级审定的2件。本次县参议会闭幕后,全县区、乡、村,普遍进行了民主选举,共选出参议员522人,其中,共产党员174人,占三分之一。本届三次参议会于1945年10月在悦乐的李家湾召开。会议听取了县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并颁布了《华池县土地租佃暂行办法》,对各种形式的地租租额作了明确规定。
华池县第三届参议会 1946年2月12日至18日在县政府所在地悦乐的李家湾召开。实到参议员34人、候补参议员7人,机关职工及来宾3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致全国各界的通电》和其他议案41件。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扈宪章、高名山、李湖、杨俊五、乔连珠为县参议会常驻议员,扈宪章任议长,高名山任副议长;选举李培福、刘生枝、杨俊五为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议员,李生发为候补议员;选举李生华、李湖、张建堂、赵彦杰、刘生枝、李生发、高名山为县政府委员,李生华当选为县长。会议还表彰奖励了生产、文教等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
表26-1-1 | 历届参议会议长、副议长更迭表 |
姓 名 | 职 务 | 政治面貌 | 任 职 时 间 |
李 湖 | 议 长 | 共产党员 | 1938.9~1941.9 |
王德明 | 议 长 | 共产党员 | 1941.9~1942.2 |
刘维舟 | 议 长 | 共产党员 | 1942.2~1946.2 |
扈宪章 | 议 长 | 共产党员 | 1946.2~1947.5 |
黄生华 | 副议长 | 民主人士 | 1941.9~1942.2 |
史九功 | 副议长 | 民主人士 | 1942.2~1946.2 |
高名山 | 副议长 | 民主人士 | 1946.2~1947.5 |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在1954年7月华池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本县共召开过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华池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0年3月4日至5日在县政府所在地悦乐召开。会议应到代表48人,实到代表37人,其中党政机关代表7人,军队代表2人,农民代表21人,教育界代表1人,医务界代表2人,商业界代表2人,青年团代表1人,妇女界代表1人。机关旁听人员21人。会议讨论安排了农业生产、救灾及发展教育等工作;通过了14件提案,决定设立华池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王生弟、袁凯成、张精、张在述、张生杰、张玉珍(女)、毛丰俊、王庆元、李生堂、马负德、杨怀等11人为华池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王生弟为主席,袁凯成为副主席,张精为秘书。
华池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0年7月23日至25日在悦乐召开。会议应到代表52人,其中每乡1人共33人,每区1人共5人,县机关3人,当选代表11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实到代表35人,其中党员代表14人,非党代表21人;农民代表25人(妇女1人),机关代表8人,军队(县警卫队)代表2人。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春夏生产救灾工作的成绩,提出了今后工作任务;选举县机关代表李光英和农民代表张生俊、李占魁为出席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华池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0年11月8日至10日在悦乐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6人,其中农民代表40人,机关代表1人,军队代表1人,医务界代表1人,手工业工人代表3人。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工作报告》,讨论提出了以农业为主,积极发展畜牧业生产及搞好农业互助合作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工作任务。1951年7月,张积录接任县长。
华池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1年11月16日在悦乐召开。会议听取了县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华池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1952年11月在柔远城召开。本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于1953年3月15日至17日在柔远城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38人。会议讨论了丰产爱国、贯彻《婚姻法》的意见,布置了防旱救灾及防疫工作。
表26-1-2 |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
姓 名 | 性 别 | 民 族 | 籍 贯 | 文化程度 | 职 务 | 任 职 时 间 |
王生弟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小学 | 主 席(兼) | 1950.3~1950.7 |
袁凯成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小 | 副主席(兼) | 1950.3~1951.7 |
李含英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小 | 副主席 | 1951.11~1954.7 |
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后,本县将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7月至1968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本县先后召开6届县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县人民代表大会中止召开。之后,为了与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届次统一,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将1968年4月26日举行的“华池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作为华池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恢复。至2000年底,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已召开至第十四届。其中,第八届至第十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任期3年;第十三届之后,任期5年。
华池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7月10日至13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55人,实到代表47人,列席代表23人。会议审议通过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通过了贯彻《宪法》(草案)的决议;选举扈宪章、李培福为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张积录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华池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3日至17日在柔远城召开,参加会议代表5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讨论了巩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搞好生产等问题;选举了新一届县人民委员会。张积录当选县长,白万金、张天礼、任弟祯当选副县长。本届二次会议于1957年6月12日至15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补选陈贵存、白云为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本届三次会议于1957年12月23日至25日在柔远城召开,参加会议代表57人。会议听取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制定了1958年各项工作任务。
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8年4月,华池县并入庆阳县后,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8年6月12日至15日和1961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庆阳县城召开。庆阳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华池境内13个公社应出席代表55人,实到代表27人。
1962年3月,庆阳专署任命黄广林、陈贵存为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3年4月,庆阳专署任命张诚志为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华池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大会代表75人,其中中共党员代表42人,无党派代表33人;工人代表1人,农民代表30人,干部代表40人,知识分子代表2人,军人代表1人,其他代表1人。实到代表52人,列席代表17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县法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15名委员组成的县人民委员会和县长、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选举齐鸿猷、张诚志、封芝琴为甘肃省第三届人代会代表。
华池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5年11月4日至8日在柔远召开。应出席代表73人,其中中共党员54人,无党派人士19人;农民28人,干部45人。实到代表48人,列席代表2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县法院《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县长1人,副县长4人,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各1人。
华池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断。1968年初,由各派、各界群众组织协商,并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华池县革命委员会”,由27人组成。1968年4月26日,在柔远召开群众大会,宣告“华池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了《告全县人民书》和《给毛主席的致敬电》。从此,县革命委员会代替县人民委员会,统揽全县党政大权,实行一元化领导。之后,将这次成立大会追列为华池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华池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978年12月5日至9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77人,其中中共党员123人,无党派人士54人;工人12人,农民117人,干部40人,知识分子6人,军人2人。实到代表165人,列席代表29人,特邀代表1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经济计划委员会的《华池县国民经济规划要点》,讨论提出了1978年到1985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做出了关于通过县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和4名副主任、21名委员以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华池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1年5月11日至16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30人,其中中共党员74人,无党派人士56人;工人4人,农民82人,干部37人,知识分子4人,军人1人,其他2人。实到代表125人,列席代表3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县革委会、法院、检察院和计划、财政等部门《工作报告》,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决定成立“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决定撤销“华池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华池县人民政府”;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9名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和3名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2名原任县革委会副主任落选。本届二次会议于1982年5月21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年度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83年3月29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审议批准了县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的年度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工作报告;选举慕元忠、路树林、李鑫林、陈启萍(女)为甘肃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华池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4年1月11日至14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到代表150人,其中中共党员83人,无党派人士67人;工人2人,农民93人,干部46人,知识分子6人,军人1人,其他2人。实到代表139人,列席代表42人。县政协51名委员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第九届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第九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检察院《工作报告》和县财政局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并分别做出了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1名原任副县长落选。本届二次会议于1985年2月2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年度《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补选赵秉璋、段效贤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喜翰等3人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本届三次会议于1986年3月3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和批准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刘汉成等4人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增选黄武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补选了4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华池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7年1月4日至7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53人,其中中共党员97人,无党派人士56人;农民93人,干部39人,知识分子20人,其他1人。实到代表145人。县直部门负责人、省六届人大代表、特邀老干部代表、县政协委员共101人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和批准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县计划和财政《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名副主任、14名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4名副县长和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本届二次会议于1987年11月13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选举流萤、马永孝、张文军为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届三次会议于1988年3月13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年度《工作报告》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接受马永孝辞去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的请求,选举白自力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华池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1989年12月20日至23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33人,其中中共党员76人,无党派人士57人;工人4人,农民72人,干部50人,知识分子6人,其他1人。实到代表130人,列席代表11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工作报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3名副主任、13名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4名副县长,县法院院长及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本届二次会议于1991年1月1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92年1月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接受李森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补选王义文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华池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2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柔远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34人,其中中共党员79人,无党派人士55人;工人4人,农民74人,干部48人,知识分子4人,其他4人。实到代表133人,列席代表13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计划、财政《关于华池县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993年计划预算安排的报告》、《关于华池县199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选举产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3名副主任、13名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4名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流萤、赵秉璋、李爱玲(女)为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届二次会议于1994年1月8日至9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的年度《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95年1月16日至17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的年度《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接受王憨群辞去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韩志文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选举高希文为县人民政府县长,补选王孝堂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本届四次会议于1996年1月16日至17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财政、计划的年度《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接受李振荣辞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张鸿儒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补选孙文举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3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选举陶建华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本届五次会议于1997年1月7日至8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计划、财政的年度《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会议接受杨志科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和朱聚银、韩永成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补选王孝堂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秋香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华池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7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县城召开。应出席代表144人,其中中共党员89人,无党派人士55人;工人4人,农民89人,干部43人,知识分子3人,其他5人。实到代表142人。会议听取、审议和批准了县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报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3名副主任、13名委员;选举产生了县人民政府县长、4名副县长及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尚志仁、赵秉璋、杨正安为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届二次会议于1999年1月4日至5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本届三次会议于2000年2月20日至21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法院、县检察院及计划、财政《工作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接受李君林辞去县人民法院院长职务,肖辉林、潘振庆、张广杰辞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选举张耀洲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补选了2名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本届四次会议于2000年4月28日在柔远城召开。会议接受朱治晖辞去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的请求,选举李银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自华池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始,本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均设常务委员会。各届县人大常务委员会由本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华池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3年,由主任、副主任各1人及委员9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届内共召开委员会议18次,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汇报,做出了5项决议、决定。依法免去县人民政府县长1人,决定代理县长1人;任免副县长4人,县政府部门各委、办、局主任、局长44人;任命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1人;任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审判员15人,县检察院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10人。常委会组织委员和部门部分代表开展视察3次、调查3次,接待来信来访30多人(次),办理代表来信90多件。
华池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3年,由主任、3名副主任、20名委员组成,下设办公室、政治法律组、财政经济组、文化教育组,1986年6月改组为科。届内共召开委员会议18次,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有关工作的汇报,作出决议、决定3项。依法任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人,政府部门各委、办、局主任、局长68人,县人大常委会科室负责人11人;任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审判员23人,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15人。根据甘肃省委有关通知精神,1983年11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撤销全县19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19个乡人民政府。届内组织委员和部分人民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活动10次;征求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县政府的意见、建议300余条,转交办理代表意见、建议105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62件(次)。
华池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3年,由主任、2名副主任、14名委员组成,1989年增设人事任免科。届内共召开委员会议20次,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33项,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6项,批准县人民政府地方性管理办法3个,作出决议、决定26项。依法任免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43人,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22人,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14人,县人大常委会科、室负责人2人;任命乡镇人大联络员19人。届内组织委员和部分人民代表开展视察6次、调查12次;受理群众来信56件,接待来访80多人(次),办理代表意见、建议187件。
华池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3年,由主任、3名副主任、12名委员组成。1990年12月改政治法律科为法制工作委员会,改财政经济科为财经委员会,改文教卫生科为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改人事任免科为代表联络委员会。届内召开委员会议20次,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汇报63项,做出了45项决议、决定。依法任免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人;任命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7人。届内对44个部门执法情况和33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81起,处理违法违纪执法人员13人,加大了法律监督力度;转交办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148件;对上访案件中的8件重大申诉控告案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从1991年起,组织代表开展评议活动,先后对4个乡镇的“一庭一所”进行了评议,并指导9个乡镇对63个隶属单位开展了评议。
华池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5年,由主任、5名副主任、1名调研员、17名委员组成。1997年8月撤销代表联络委员会,其职能并入办公室。届内召开委员会议32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70项,做出29项决议和决定。依法免去县人民政府县长1名,决定代理县长1名;任免县政府副县长9名,县政府其他组成人员101人;任免县人大常委会部门负责人和法院有关人员46人。届内组织委员和部分人民代表开展视察11次、专题调查31次,转交办理代表意见、建议189件;开展大型执法检查活动5次,检查了40多项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评议活动4次,对县公安局、工商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畜牧局局长及8名法、检两院任命干部进行了工作评议。5年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5件,转交“一府两院”办理的55件。在办理中查处了11名政法干警违法违纪问题,维护了社会安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华池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期5年,由主任、3名副主任、1名调研员、15名委员组成,下设办公室、法制工作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至2000年底,先后召开委员会议1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48项,做出了10多项决议和决定。依法任免县人民政府县长2名、副县长4名,任免县政府其他组成人员35人;任免县人大常委会部门负责人及县法院、县检察院有关工作人员88人。届内组织委员和部分人民代表视察4次、调查14次,转交办理代表意见、建议217件;开展执法检查活动6次,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25项;开展评议活动4次;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23件,转交“一府两院”办理123件。
表26-1-3 | 华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调研员 |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文化程度 | 职务 | 任 职 时 间 |
慕元忠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初中 | 主 任 | 1981.5~1984.1 |
谢生权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中专 | 副主任 | 1981.5~1983.11 |
贺金贵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主 任 | 1984.1~1987.1 |
马聚玺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高中 | 副主任 | 1984.1~1985.2 |
赵秉璋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中 | 副主任 | 1985.2~1987.1 |
段效贤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大专 | 副主任 | 1985.2~1987.1 |
赵秉璋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中 | 主 任 | 1987.1~2000.12 |
李 森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高中 | 副主任 | 1987.1~1989.12 |
葛登超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小学 | 副主任 | 1987.1~1992.11 |
孟师孔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高中 | 副主任 | 1989.12~1997.11 |
杨志科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小学 | 副主任 | 1989.12~1997.1 |
张惠英 | 女 | 汉 | 甘肃华池 | 中专 | 副主任 | 1992.11~2000.12 |
孙文举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中专 | 副主任 | 1996.1~1997.11 |
王孝堂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初中 | 副主任 | 1997.1~1997.11 |
郭含殿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中 | 副主任 | 1997.11~2000.12 |
何太亮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副主任 | 1997.11~2000.12 |
张子文 | 男 | 汉 | 甘肃灵台 | 初中 | 调研员 | 1994.4~1995.2 |
王孝堂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初中 | 调研员 | 1997.11~2000.12 |
乡镇(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1945年,县二届三次参议会之前,全县进行乡选,选举各级参议会参议员与选举乡村干部同步进行。全县5个区、34个乡、117个行政村,有选民18121人,实际参加选举的12951人(男7609人,女5342人)。乡选中选出县代表41人,乡代表713人,直接选举李培福、刘生枝、杨俊五、李生发4人为出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本次选举,有8名乡长落选。群众提出的2672件议案,大部分得到及时处理。
共和国成立后,本县各乡镇、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按《组织法》、《选举法》规定,每3年召开1次。
第一届乡人民代表大会 在全民普选的基础上,各乡分别于1954年上半年召开。全县33个乡在代表大会期间认真组织学习了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了华池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二届乡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56年召开,选举中有个别乡长落选。
第三、四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在华池县并入庆阳县期间,于1958年、1960年11月下旬召开。其中华池境内的柔远、悦乐、元城3个人民公社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1人,其中中共党员91人,无党派人士60人;农民90人,干部61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人民公社社长、副社长及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选出了出席庆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8人。本届内各公社于1961年12月、1962年6月召开过二次、三次会议(华池县恢复后召开)。
第五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各公社分别于1963年4月下旬召开。出席代表290人,其中农民236人,干部54人;实到代表26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各公社管委会《工作报告》;选出了新一届公社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公社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选出了出席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法院陪审员。
第六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各公社分别于1965年8月下旬召开。应出席代表711人,其中中共党员180人,无党派人士531人;工人8人,农民630人,干部47人,知识分子2人,其他24人。实到代表552人,列席代表58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公社管理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公社管理委员会社长、副社长及委员;选出了公社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县人民法院陪审员及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第七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1968年后季,各公社召开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成立会议,被列为第七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各公社分别于1978年11月下旬召开。应到代表845人,其中中共党员195人,无党派人士650人;工人12人,农民413人,干部139人,其他281人。实际出席代表779人,列席代表12人,特约代表7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公社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选出了新一届革命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选出了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法院陪审员。1979年11月、1980年6月,各公社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九届人民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各公社分别于1981年5月上旬召开。应出席代表747人,其中中共党员392人,无党派人士355人;工人15人,农民521人,干部196人,知识分子15人。实到代表60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公社革命委员会《工作报告》,做出了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决定;选举产生了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选举中有1名主任、2名副主任落选。1982年11月、1983年5月各公社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1983年11月,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
第十届乡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分别于1984年1月上旬召开。应出席代表747人,其中中共党员439人,无党派人士308人;工人17人,农民518人,干部193人,知识分子19人。实到代表556人,列席代表6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乡人民政府乡长、副乡长。1985年1月、1986年1月各乡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十一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86年12月下旬召开。应出席代表765人,其中中共党员343人,无党派人士422人;工人21人,农民560人,干部171人,知识分子13人。实到代表559人,列席代表73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和副乡镇长。1987年11月、1988年12月各乡镇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十二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89年12月召开。应出席代表721人,其中中共党员376人,无党派人士345人;农民536人,干部172人,知识分子13人。实到代表568人,列席代表192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乡镇长和副乡镇长。选举中有1名乡长落选。1990年12月、1991年11月各乡镇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十三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92年11月下旬召开。应出席代表559人,其中中共党员184人,无党派人士375人;工人14人,农民294人,干部230人,知识分子21人。实到代表547人,列席代表19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部分乡镇还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及1992年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乡镇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选出了乡镇人大主席和乡镇长、副乡镇长。1993年12月、1994年12月各乡镇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十四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95年12月下旬召开。应出席代表783人,其中中共党员289人,无党派人士494人;工人19人,农民421人,干部315人,知识分子28人。实到代表721人,列席代表223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1995年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乡镇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选出了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乡镇长、副乡镇长。1996年12月、1998年1月各乡镇先后召开了本届二次、三次会议。
第十五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各乡镇分别于1999年12月召开。应出席代表832人,其中中共党员472人,无党派人士360人;实到代表832人,列席代表32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199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选出了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乡镇长、副乡镇长。2000年12月各乡镇召开了本届二次会议。
第二节 行政机构
本县于西魏、隋、唐、五代和宋代曾设县府。唐时有芳池州都督府侨治柳谷城(今怀安乡境内),武德四年(621)置林州总管府。20世纪30年代初建立陕甘边区革命政权和县苏维埃政府。自此,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1936年冬,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曾移驻本县元城。解放战争时期,陇东分区专员公署曾驻本县境内。
历代州府
芳池州都督府(侨治) 唐初,西北诸夷开始内附,朝廷以其部落置州、县。安禄山之乱,河西一带陷入吐蕃,党项芳池州都督府徙本县怀安,为野利氏部落,领宁、静、獯、玉、濮、林、尹、位、长、定等10小州。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为世袭,受庆州都督统领,但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故称羁縻之州。
林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在本县东华池置林州总管府。总管刘旻,原为梁师都部将,武德三年(620)九月以华池降唐,次年任林州总管。
革命根据地时期陕甘边区政府、陇东专署
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 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二十五日,由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党委主持在本县林镇的小河沟四合台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设主席、副主席和政治秘书、劳动委员、土地委员、肃反委员、财政委员、粮食委员、军事委员、保卫队长。下辖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处(紫坊畔乡一部分)、庆北办事处(柔远、乔河、温台、城壕、定汉)和南梁地区的小河沟、豹子川、玉皇庙川、荔原堡川的农民联合会。为陕甘边区的最高临时政权机关,领导陕甘边区的全面工作。机关驻南梁堡子西对面沟畔的窑洞里。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四至六日,由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南梁荔原堡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1月7日,在荔原堡老爷庙清音楼召开了有3000多人参加的成立大会,宣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政府设主席和2名副主席及政治秘书、劳动委员会、土地委员会、肃反委员会、工农监察委员会、财政委员会、粮食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妇女委员会、《红色西北》编辑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同边区军事委员会、赤卫军总指挥部一起驻林镇的四合台村寨子湾。1935年4月,国民党军“围剿”陕甘边区,边区苏维埃政府、边区军委、赤卫军总指挥部迁驻陕西省甘泉县王家湾,同年10月移驻甘泉县下寺湾。1935年2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隶属中共西北工委。曾先后管辖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庆北县苏维埃政府、合水县太白区苏维埃政府、合水县革命委员会、新正办事处、新正县革命委员会、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驻宁县办事处、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和陕西省中宜、安塞、赤安、肤甘、肤施、靖边、鄜西、鄜甘、红泉、甘洛等苏维埃政权。
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陇东战争爆发后,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1947年3月先后迁驻本县的新堡、城壕、元城、刘坪、悦乐等地,1949年8月迁回庆阳县城。期间张仲良、李培福、李生华先后任专员,曾下设秘书室、一科(民政科)、二科(财政科)、三科(教育科)、四科(建设科)、卫生科、保安分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陇东分区工商局、陇东分区贸易公司、陇东分区合作联社、陇东分区税务分局、陇东邮政分局、陕甘宁边区银行陇东分行14个机构。
历代县府
清以前
西魏,县府长官称县令、县长,由朝廷任命,僚佐属吏由长官自置。
隋,县府长官均称县令。属官有丞、尉、中正、光初功曹、光初主簿、功曹、主簿、西曹、金曹、户曹、兵曹、法曹、土曹、曹佐及市令等。大业三年(607)后,改县尉为县正,主管户曹;县丞管法曹。其他如旧。
唐,县分上中下三等,境内华池、怀安两县为下等。各县设置县令1人,从七品下;县丞1人,正九品下;主簿1人,从九品下;县尉1人,从九品下;录事1人,司户佐2人,史3人,账史1人,典狱6人,向事4人,白直8人,市令、佐史各1人,帅2人。
五代,行政制度均沿袭唐制。
宋,县事1员,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置丞1员,其属有主簿、县尉、教官。
革命根据地时期
庆北办事处 “庆北”系指清末民初庆阳县北部地区,即今华池县境的中、南、西部地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派张秀山、惠子俊、蔡子伟、强家珍、马仰西等率庆阳游击队开辟了庆北苏区。在成立农民联合会、组建革命武装的基础上,当年6月在温台的杜河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成立庆北办事处,办事处兼有党政二重职能。设主任1人及秘书、文化、土地、肃反、经济、劳动委员各1人。机关驻地田家河(后迁龙门庄)。同年12月,办事处改为庆北县苏维埃政府,机构设置和领导人未变。1935年9月,国民党军“围剿”被粉碎后,在原庆北县苏维埃政府的基础上,于今定汉乡的杏泥沟恢复成立庆北办事处,设主席、秘书、土地委员、肃反委员、经济委员、劳动委员各1职,辖温台、柔远两个区苏维埃政府。机关先后驻柔远的刘沟、定汉的杨寺岔等地。至本年底,隶属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后隶属陕甘省苏维埃政府。1936年3月,因国民党军袭击,迁驻二将川,与华池战区合并为华池县苏维埃政府。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的河沟门由100多人参加的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隶属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辖林镇、南梁、山庄、紫坊畔一带的4区12乡苏维埃政府。1935年4月,因国民党军“围剿”,政府机关转移到陕西省甘泉县洛河川一带。同年9月,改建为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设主席、副主席和秘书、土地、肃反、财政、粮食委员各1人。1936年3月,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与庆北办事处合并为华池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陕甘省苏维埃政府,设主席、副主席、秘书和财政部、粮食部、土地部、内务部、保卫局等工作机构,辖白马(今南梁)、林镇、柔远、温台、城壕5个区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刘坪。
庆北县苏维埃政府 1934年12月,在庆北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设主席、副主席。机关先后驻柔远、柳湾沟和柏树掌。辖柔远、田家河2个区苏维埃政府。1935年4月,因国民党军“围剿”,政府机构转移到陕西省甘泉县洛河川一带,同年9月再次改为庆北办事处。
庆北县革命委员会 系辖今华池县的白马、元城等地的临时革命政权。1935年春,王英等受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委派遣,在今陕西省吴旗三道川以南和本县的乔川、元城、白马(今白马乡)一带发动群众,成立赤卫军、贫农团、游击队,并在白马的陈渠建立临时革命政权—庆北县革命委员会。因国民党的军事“围剿”,这个政权仅存3个月,政府工作人员转移到陕西的洛河川。
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9月,国民党军马鸿宾部的“围剿”被粉碎后,在原华池县苏维埃政府的基础上,于南梁的李沟门恢复成立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设主席、秘书和财政、粮食、内务、土地、保卫5个工作机构。同年11月前隶属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后隶属陕甘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李沟门。
赤庆县苏维埃政府 1936年10月,铁边县迁至本县元城,改名为赤庆县,机关驻地元城,隶属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设主席、副主席、秘书和财政贸易部、国民经济部、粮食部、土地部、管理部、内务部、保卫局、武装部、供销社、邮电局等10个工作机构,辖元城、八珠、五蛟、铁边、铁角、箩儿崾岘6个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7月,陕甘两省归属分开,赤庆县撤销,辖区分别划归华池、曲子和陕西定边县。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 1937年10月,华池县苏维埃政府改称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隶属庆环分区、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机关驻温台的大沟门。县政府曾设秘书室、一科、二科、三科、四科、五科、保卫科、粮食科和裁判处等工作机构。下辖区公署和乡政府因区、乡区划变化,设置多有变动。
华池县人民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华池县人民政府。隶属陇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机关驻地悦乐的李家湾。县政府设一科、二科、三科、四科、五科、保安科、司法处7个工作机构,辖白马、柔远、悦乐、温台、元城5个区公所、34个乡政府。1947年春,陇东战争爆发后,县政府机关转移至柔远城、乔河的李沟门等地。1949年6月,县政府机关原迁回悦乐的李家湾。同年8月,隶属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共和国成立后
华池县人民政府 仍隶属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政府设秘书室、一科、二科、三科、四科、保安科(后改称公安局)、粮食局、供销联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署(后改称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机构。1951年春,增设税务局、监察委员会、工商科。1952年改粮食局为粮食科,成立邮电局、中国人民银行华池支行。同年冬,成立卫生科。1954年春,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分别改称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科。同年2月,成立统计科。辖5个区公所、33个乡政府。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 1955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华池县人民政府改为华池县人民委员会。隶属庆阳专员公署。同年10月,庆阳专区并入平凉专区,华池县人民委员会隶属平凉专员公署。1958年4月,华池并入庆阳县。1962年1月,华池县人民委员会恢复,隶属庆阳专员公署。期间,华池县人民委员会机构设置变化较大。1955年2月,县人民委员会下设秘书室、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建设科、公安局、供销联社、税务局、监察委员会、工商科、邮政局、粮食局、卫生科、统计科、中国人民银行华池支行。11月,秘书室改称办公室。12月,成立文化科、水土保持科、水利科。1956年1月,改粮食科为粮食局,成立计划委员会;3月,成立商业局;4月,成立交通科。1957年3月,成立林业科,教育科与文化科合并为文化教育科,经济建设科改称农业科,商业局与交通科合并改称工业交通科。5月,成立畜牧科,12月并入农业科。至1958年4月华池撤并时,县人民委员会有工作机构20个。1962年1月华池县建置恢复后,县人民委员会设有办公室、民政局、经济计划委员会、公安局、粮食科、农业基本建设局、文教卫生局、邮电局、财政局、商业局、供销合作社、税务局、工业交通局、中国人民银行华池县支行等14个工作机构。1962年12月,成立统计局。1963年7月,成立财贸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1964年1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华池县支行。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华池县人民委员会有办公室、民政局、经济计划委员会、统计局、公安局、粮食局、农业基本建设局、文教卫生局、邮电局、财政局、商业局、供销合作社、税务局、财贸办公室、工业交通局、工商局、水保林业局、中国人民银行华池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华池县支行等19个工作机构。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受“造反组织”冲击,县人民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陷于瘫痪。1967年初,本县以两大造反组织“工联”、“红三司”为主体并吸收其他“造反组织”参加,联合成立华池县无产阶级夺权委员会,夺取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及其县机关单位的权。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池县人民武装部奉命介入华池县的“文化大革命”,执行“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训、军管)任务。4月,以县人武部党委为核心,吸收原县委、县人民委员会部分领导干部以及群众代表参加,成立“华池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代行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职权。1968年4月,在实行“革命大联合”中,由兰州军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协助华池县人民武装部,主持召集“红三司”、“工联”等“造反组织”代表协商,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华池县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7月,成立保卫组,同时成立邮电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华池县支行革命委员会。10月,将办公室、政治部、生产指挥部分别改为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并成立华池县“五·七”干校。12月,成立华池县财政管理站革命委员会、华池县农业服务站革命委员会、华池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革命委员会。1969年1月,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保卫组、生产指挥组分别改为办公室、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9月,成立通讯报道组。1970年10月,撤销了财政、宣传、农业“三大站”,成立粮食局、商业局、农业局、工业局、交通运输局、财税局,邮电局分为邮政局、电信局。1971年4月,成立物资局。12月,成立文教局、体育运动委员会。1973年5月,成立水电局。10月,邮政局和电信局合并为邮电局。11月,撤销保卫部、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五·七”干校,同时成立民政局、公安局、经济计划委员会、农林办公室。1974年4月,成立农业机械管理局。10月,成立广播管理局。1975年3月,成立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1976年3月,成立财贸办公室、恢复供销合作社。至1976年10月,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下设有办公室、民政局、经济委、公安局、知青办、科学技术委员会、文教局、卫生局、体育运动委员会、广播局、邮电局、财贸办、粮食局、商业局、财税局、供销社、物资局、工业局、交通局、农机局、农林办、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人民银行等25个工作机构,各局革命领导小组先后撤销,改设局长、副局长。1980年5月,增设庙巷、温台、李良子、王咀子、定汉5个人民公社,全县辖19个人民公社。
华池县人民政府 1981年5月,华池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撤销华池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华池县人民政府。此时,工作机构增至40个。1983年机构改革中,县政府工作机构由40个减为32个,即办公室、民政局、劳动人事局、经济计划委员会、统计局、审计局、司法局、公安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局、林业局、水电局、畜牧局、多种经营局、农机管理局、工业交通局、财政局、税务局、商业局、供销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局、医药管理局、粮食局、教育局、文化广播局、卫生计划生育局、气象局、邮电局、信访室、人民银行华池县支行、农业银行华池县支行、建设银行华池县支行。1984年3月,撤销物资局,恢复档案局,成立老区建设办公室;5月,信访办公室并入县委信访办公室;6月,成立“两西”建设办公室;7月,卫生计划生育局分设为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9月,成立广播电视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教育局与文化广播局合并为文化教育局;11月,恢复成立物价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1985年1月,成立工商银行华池县支行。3月,多种经营局改称乡镇企业管理局;1986年5月,“两西”建设办公室改称农业建设办公室。截至1987年10月,县人民政府设有工作机构32个,地属驻县工作机构7个。1988年4月,成立土地管理局。1990年5月,成立华池县法制局。1991年,华池县法制局更名为华池县政府法制局。1991年5月,经济计划委员会分设为经济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工业交通局更名为交通局;9月,水电局分设为水利局、电力局。1992年10月设农业委员会。1994年11月,成立矿产资源管理局。
1997年7月机构改革,县政府设办公室、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交通局、水利局、卫生局、审计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农业局、人事劳动局、计划生育局、土地矿产管理局、教育体育局、经济贸易委员会。1998年3月,成立经济协作办公室。至2000年底,县人民政府设23个工作机构,辖2镇17个乡人民政府。
表26-2-1 | 1997年华池县政府机构设置表 |
办 公 室 | 公 安 局 | 监 察 局 | 民 政 局 | 司 法 局 | 财 政 局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 交 通 局 | 水 利 局 | 卫 生 局 | 审 计 局 | 统 计 局 | 工商行政管理局 | 农业委员会 | 科学技术委员会 | 计划委员会 | 农 业 局 | 人事劳动局「编委办公室」 | 计划生育局 | 土地矿产管理局 | 教育体育局 | 经济贸易委员会 | *地方税务局 |
*不占机构限额 |
表26-2-2 | 1997年华池县政府机关机构改革编制限额分配表 |
单 位 | 编 制 分 配 数 | 备 注 | |||||||||
总计 | 行 政 编 制 | 事 业 编 制 | |||||||||
小计 | 县级 | 科级 | 一般 | 工人 | 小计 | 科级 | 一般 | 工人 | |||
合 计 | 261 | 251 | 6 | 62 | 141 | 42 | 10 | 10 | |||
政府办公室 | 40 | 33 | 5 | 3 | 12 | 13 | 7 | 7 | |||
监察局 | 17 | 17 | 1 | 5 | 9 | 2 | (含纪委) | ||||
民政局 | 10 | 10 | 3 | 6 | 1 | ||||||
财政局 | 23 | 20 | 3 | 16 | 1 | 3 | 3 | (含国资局) | |||
城建局 | 7 | 7 | 3 | 3 | 1 | ||||||
交通局 | 11 | 11 | 3 | 7 | 1 | ||||||
水利局 | 9 | 9 | 3 | 4 | 2 | ||||||
卫生局 | 12 | 12 | 3 | 6 | 3 | ||||||
审计局 | 9 | 9 | 3 | 5 | 1 | ||||||
统计局 | 10 | 10 | 3 | 6 | 1 | ||||||
工商局 | 13 | 13 | 3 | 8 | 2 | ||||||
科 委 | 9 | 9 | 3 | 4 | 2 | ||||||
计 委 | 8 | 8 | 3 | 4 | 1 | ||||||
农 委 | 8 | 8 | 3 | 4 | 1 | ||||||
农业局 | 13 | 13 | 3 | 7 | 3 | ||||||
人事劳动局 | 13 | 13 | 3 | 9 | 1 | (含编办) | |||||
计划生育局 | 11 | 11 | 3 | 6 | 2 | ||||||
土地矿产局 | 13 | 13 | 3 | 8 | 2 | ||||||
教育体育局 | 13 | 13 | 3 | 9 | 1 | ||||||
经贸委 | 12 | 12 | 3 | 8 | 1 |
注:县公安局、司法局占政法编制,地方税务局不占本县行政编制。
历代县令、县长
华池自西魏置县至宋熙宁四年(1071),几经置废,屡遭战乱。因而,至今仅见于史籍记载者,惟有宋河内人穆衍于治平年间以进士调任华池县令。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置华池县前后,本县境内革命政权撤并、县政府县长(主席、主任)调动频繁。陕甘宁边区时期及其之后趋于稳定。革命根据地时期,先后有11人任县(主席、主任),9人任副县长(副主席、副主任)。共和国成立后,曾有16人先后任县长(县革委会主任),60人先后任副县长(革委会副主任)。
表26-2-3 | 革命根据地时期县长(主席、主任)更迭表 |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籍 贯 | 职务 | 任职时间 |
边金山 | 男 | 汉 | 陕西横山 | 庆北办事处主任 | 1934.6~12 |
贾生秀 | 男 | 汉 | 陕西横山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4.11~1935.4 |
高生荣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5.9~1936.3 |
李培福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庆北办事处主任 | 1935.9~1936.3 |
李兴高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6.3~1937.10 |
陶贵耀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赤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 1936.10~1943.2 |
李培福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 1937.10~1943.2 |
第五汉杰 | 男 | 汉 | 陕西旬邑 |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 1943.3~8 |
白国明 | 男 | 汉 | 陕西吴旗 |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 1943.9~1946.1 |
李生华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48.1~1949.10 |
张建堂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48.1~1949.10 |
表26-2-4 | 革命根据地时期副县长(副主席、副主任)更迭表 |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籍 贯 | 职务 | 任职时间 |
李 彦 | 男 | 汉 | 陕西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4.11~1935.4 |
高世清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庆北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4.12~1935.9 |
董海峰 | 男 | 汉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6.3~9 | |
李玉春 | 男 | 汉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6.9~1937.1 | |
阎志尊 | 男 | 汉 |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6.3~1937.7 | |
李志明 | 男 | 汉 | 赤庆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 1936.10~1937.7 | |
李生华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副主席 | 1937.7~10 |
逯月喜 | 男 | 汉 |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副主席 | 1937.11~1939.7 | |
袁凯成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49.夏~8 |
表26-2-5 | 共和国成立后县长(革命委员会主任)更迭表 |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籍 贯 | 文化程度 | 职务 | 任职时间 |
袁凯成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小 | 华池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 1949.10~1951.7 |
张积录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51.7~1958.4 |
张诚志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63.4~1964.4 |
胡振祥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 1964.4~1967.3 | |
金海潮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68.4~1970.12 | |
杨凤翰 | 男 | 汉 | 山东黄县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0.12~1973.10 |
王 宽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3.10~1978.11 |
金学斌 | 男 | 汉 | 陕西西安 | 中专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78.11~1980.10 |
孙建邦 | 男 | 汉 | 陕西蒲城 | 中专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 1980.10~1981.5 |
孙建邦 | 男 | 汉 | 陕西蒲城 | 中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1.5~1983.11 |
傅明贤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3.11~1987.1 |
马永孝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7.1~1989.2 |
白自力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89.1~1992.10 |
王憨群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2.11~1995.1 |
高希文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5.1~1997.9 |
朱治晖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1997.11~2000.4 |
李 银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 2000.4~2000.12 |
表26-2-6 | 共和国成立后副县长(副主任)更迭表 |
姓 名 | 性别 | 民族 | 籍 贯 | 文化程度 | 职务 | 任职时间 |
白万金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4.10~1957.3 | |
张天礼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5.12~1958.4 | |
郭生荣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完小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6.8~9 |
任弟桢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6.12~1958.4 |
陈贵存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文盲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7.3~1958.4 |
白 云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小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57.3~1958.4 |
黄广林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62.3~1963.7 | |
陈贵存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文盲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62.3~1967.3 |
宋耀华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64.10~1967.2 | |
潘青山 | 男 | 汉 | 江苏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65.1~1967.3 | |
王建荣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小 | 华池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 | 1965.4~1966.5 |
王建荣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小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8.4~1973.11 |
董士存 | 男 | 汉 | 河南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8.4~1969.11 | |
左凤桐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高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68.4~1969.11 |
侯宗儒 | 男 | 汉 | 甘肃合水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0.10~1973.11 |
陈兆堂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完小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0.10~1973.11 |
王生荣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小学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0.10~1976.1 |
王怀清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0.10~1971.1 |
马弘玺 | 男 | 汉 | 辽宁 | 小学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1.2~1973.6 |
王 宽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2.~1973.6 |
侯得玺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中师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3.11~1978.3 |
傅志强 | 男 | 汉 | 陕西岐山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3.11~1976.10 |
张文录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5.3~1976.8 |
何生伦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1978.3 |
耿明义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1976.11 |
张惠英 | 女 | 汉 | 甘肃华池 | 中专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1978.7 |
王治业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高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7~1978.12 |
高有勋 | 男 | 汉 | 甘肃民勤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0~1977.1 |
慕元忠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0~1981.5 |
郑思聪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0~1981.5 |
王珍群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中专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6.10~1980.4 |
金学斌 | 男 | 汉 | 陕西西安 | 中专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8.3~1978.11 |
王建英 | 男 | 汉 | 甘肃合水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8.3~1981.5 |
田毓正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8.3~1978.12 |
尚志栋 | 男 | 汉 | 陕西泾阳 | 初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8.3~1978.12 |
赵嵩山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中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79.10~1982.11 |
李翰林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中师 | 华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80.9~1981.1 |
李翰林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中师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1.5~1984.1 |
贺金贵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1.5~1983.11 |
马聚玺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高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1.12~1983.11 |
谢生权 | 男 | 汉 | 甘肃宁县 | 中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3.11~1984.1 |
路树林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3.11~1989.12 |
杨晓林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3.10~1987.3 |
包维国 | 男 | 汉 | 甘肃西峰 | 中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4.10~1992.1 |
黄 武 | 男 | 汉 | 甘肃会宁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6.3~1989.12 |
张 治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7.1~1992.11 |
郭德钰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9.12~1992.11 |
张 健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高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89.12~1992.11 |
王义文 | 男 | 汉 | 甘肃合水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2.1~1997.5 |
马 浩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2.3~1997.8 |
王振东 | 男 | 汉 | 陕西靖边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2.11~1997.10 |
吴秉儒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3.9~1996.1 |
刘晓和 | 男 | 汉 | 陕西佳县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4.1~1995.5 |
李 银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5.5~1997.8 |
李生浩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6.1~1997.10 |
刘建民 | 男 | 汉 | 甘肃正宁 | 中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6.7~2000.12 |
李秋香 | 女 | 汉 | 甘肃华池 | 大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7.1~2000.12 |
赵增寿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7.3~1997.8 |
王林虎 | 男 | 汉 | 甘肃环县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7.12~2000.12 |
黄正军 | 男 | 汉 | 甘肃庆阳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1997.12~2000.12 |
李富高 | 男 | 汉 | 甘肃华池 | 初中 | 华池县人民政府调研员 | 1992.1~1996.2 |
刘起义 | 男 | 汉 | 甘肃镇原 | 中专 | 华池县人民政府调研员 | 1996.1~2000.1 |
王凤鸣 | 男 | 汉 | 甘肃张家川 | 大学 | 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2000.7~2000.12 |
基层政权
西 魏 县以下设为保、闾、族。5家为保,4保为闾,5闾为族,分别设保长、闾正、族正。
隋 实行乡、里制。500家为乡,置乡正1人,职责为编报户口,催征赋税;100家为里(或称党),置里(党)长1人。
唐 实行乡、里、保、邻制。5里为乡,置耆老(亦称父老)1人;100户为里,置里正1人;5邻为保,设保长1人;4家为邻。县之廓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村皆有正,坊、村、里为平级,约辖百户,其正、长选勋官六品以下或富户充当,掌握查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促赋役。
宋 宋初县以下为乡,乡设书手1人;乡下为里(乡村)、坊(厢坊),置里正、方正1人,主管赋役科税;里下有户,设户长1人。太宗开宝七年(974),改乡为管,管置户长,主纳赋;并置耆长、弓手、壮丁,主捕盗贼、词讼。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制,保分都保、大保、保3级,500家为都保,设正、副都保各1人;50家为大保,设大保长1人;10家为1保,设保长1人,选户主有干力者充任。保的组织以兵政为主,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1丁作保丁;30家为1甲,统称保民甲户。甲的设置以赋税为主,即“以保丁捕盗,以甲头催税”。
金 县以下行政组织实行兵民合一的猛安(首领为千夫长)、谋克(百夫长)。300户为谋克,10谋克为猛安,猛安之上设军帅、万户、都统。
元 县以下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为乡、都、里制和村社制两种,分别掌握基层政权事务和群众事务。里沿唐制,职权为“催督差税,禁止违法”。里下为甲,20户编1甲,设甲主,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甲主衣食等项费用全部由所属村民供给。村社制于至元七年(1270)正式设立。50家为1社,以“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任社长,职责为劝课农桑。社长以上另有蒙古提点官进行监督,并派遣蒙古军队或探马赤军驻社,民与兵共同编社,进行军事统治。
明 县以下政权组织,城内称坊,近城称厢,乡村称里。洪武十四年(1381)时,110户设1里,有里长10人,10年一轮任;每里编鱼鳞图丹(黄册)1册,用以征赋税,维护社会治安。10户为1甲,设甲长1人。时安化、合水两县在今华池境内曾设8个里甲。其中安化县为太咸统太咸、原村;杨集统辛(新)堡、桑麻原;柔远统安定、原村;荔原统白塔村。合水县为凤川、华池统华池镇、草村、马家村。另有阜城、故城2里辖今华池部分区域。
清 县以下行政组织初因明制,后实行保甲制。顺治元年(1644)时,安化、合水2县在今华池境内仍置8里,乾隆年间,凤川里并入华池里。另,吴百户,辖元城、高家桥;赵百户,辖李家梁子、五角城、上城壕;三路百户,辖杜家大岔、走马城、贺家砭;杜百户,辖廖坪、杜家右手;东川张百户,辖王家咀子;西川陈百户,辖贺旗、铁家沟、武家桥。顺治元年(1644),凡城乡10户立1牌长,10牌立1甲长,10甲立1保长。户给牌照,书其姓名、丁口。
民国 初沿清制。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区、村。区设区公所,有区长、文书、助理员各1人;村设村长1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废区置乡(镇),设乡(镇)公署,置乡(镇)长、助理员、干事各1人。
民国时期,华池全境属庆阳县第四自治区,区公署设今华池县元城乡。高名山等先后任区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六月,国民党为强化其统治,建立保甲制度,华池亦在其内。
革命根据地时期 陕甘边区时,华池境内各县苏维埃政府下设区、乡两级苏维埃政府。1934年11月前后,华池中、东部地区县、区、乡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国民党保甲制度废除。至1936年,华池西、北部地区国民党基层政权也被苏维埃政权所代替。当时区、乡苏维埃政府以地名或排序命名,设区、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陕甘宁边区时,于1937年10月将区苏维埃政府改称区公署、乡苏维埃政府改称政府,分别设区长、乡长。
庆北办事处辖1个区、4个乡苏维埃政府。
柔远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在乔河乡武家河成立。12月,区机关迁驻乔河的杨高庄,辖4个乡苏维埃政府。一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成立,辖今乔河乡打扮、墩儿山一带。二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成立,辖今乔河乡张岔、火石沟门、齐庄子和今柔远镇刘沟一带。三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七月成立,辖今庙巷乡一带。四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立,辖今温台乡温咀子、老柳树庄、王家塬、李家岔一带。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辖4个区、12个乡苏维埃政府。
一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成立,辖3个乡苏维埃政府。一乡苏维埃政府由习仲勋、张策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建立,设主席1人。1934年11月前隶属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后隶属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辖小河沟、豹子川等地,机关驻四合台。二乡苏维埃政府,辖东华池、土崖窑一带,设主席1人。三乡苏维埃政府,辖林镇的算账沟、林锦庙一带,设主席1人。
二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成立,辖3个乡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府各设主席1人。一乡苏维埃政府,辖今南梁乡慕家沟、阎家坬子、王大沟门一带。二乡苏维埃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二月,由习仲勋、张策等人建立,辖今紫坊畔、大榆山、刘老庄、玉皇庙川、二花沟、李家沟一带。1934年11月前隶属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三乡苏维埃政府,辖今南梁乡马坬子一带。
三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成立,辖3个乡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府各设主席1人。一乡苏维埃政府,辖荔原堡一带。二乡苏维埃政府,辖白马庙川一带。三乡苏维埃政府,辖花豹沟、金岔峁一带。
四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成立,辖刘坪、阳坬沟门、尚湾等3个乡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府各设主席1人。
庆北县苏维埃政府辖2个区、8个乡苏维埃政府。
田河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12月成立,机关驻今温台乡黄大塬,辖高河、温台、城壕、白岔沟门4个乡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府各设主席1人。
柔远区苏维埃政府 原隶属庆北办事处,1934年12月机关驻地迁到杨高庄,辖一、二、三、四乡苏维埃政府。
华池战区苏维埃政府辖2个区、6个乡苏维埃政府。
一区(白马)苏维埃政府 1935年9月,由原华池县苏维埃政府所辖二、三、四区的部分地区合并组成,机关驻今南梁阎家坬子,辖玉皇庙、白马庙、刘坪3个乡苏维埃政府。
二区(林镇)苏维埃政府 1935年9月,由原华池县苏维埃政府所辖一、四区部分地区合并组成,机关驻今林镇乡梁沟门,辖3个乡苏维埃政府。一乡苏维埃政府,1935年10月成立,辖今山庄乡山庄、周园子一带。二乡苏维埃政府,辖今林镇乡小河沟、豹子川一带。三乡苏维埃政府,辖今林镇乡林镇、范台、东华池一带。
庆北办事处辖2个区、8个乡苏维埃政府。
田河(温台)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3月至9月,因遭国民党军队马鸿宾部袭击停止活动。1936年1月在温台恢复,改为温台区苏维埃政府,辖高河、温台、城壕、白岔沟门4个乡苏维埃政府,区机关驻今温台乡黄大塬。
柔远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9月于柔远东沟恢复,机关驻今柔远镇刘沟,辖一、二、三、四乡苏维埃政府。
华池县苏维埃政府辖5个区、16个乡苏维埃政府。
白马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3月,由华池战区改建,辖玉皇庙、白马庙、刘坪3个乡苏维埃政府。
林镇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3月,由华池战区并入,辖一乡(周园子、尚湾一带)、二乡(小河沟、豹子川一带)、三乡(林镇、范台、东华池一带)3个乡苏维埃政府。
柔远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3月,由庆北办事处并入,辖一乡(武家河)、二乡(乔河)、三乡(庙巷)、四乡(土坪)4个乡苏维埃政府,区机关驻杨高庄。
温台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3月,由庆北办事处并入,区机关先后驻杜河、下张湾、张老庄等地,辖高河、温台、悦乐3个乡苏维埃政府。
城壕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4月建立,区机关驻余家砭,辖城壕、白岔沟门、定汉3个乡苏维埃政府。1937年7月,赤庆、赤安县撤销,将原赤庆县所辖的元城、五蛟两区和赤安县所辖的吴旗、水泛、白豹3区及曲子县所辖的悦乐区划并华池县苏维埃政府。至此,县苏维埃政府下辖区苏维埃政府增至10个。
赤庆县苏维埃政府辖2个区、5个乡苏维埃政府。
元城区苏维埃政府 1935年12月成立,隶属陕甘省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元城,辖一乡(今怀安乡杨崾岘)、二乡(怀安)、三乡(廖坪)、四乡(今白马乡)、五乡(鸭子咀)5个乡苏维埃政府。1936年10月后,隶属赤庆县苏维埃政府。1937年7月赤庆县撤销后,划归华池县。
五蛟区苏维埃政府 1936年10月成立,区机关驻五蛟上城壕,次年区建置撤销,辖区划归华池县。
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辖林镇、白马、白豹、水泛、吴旗、温台、城壕、悦乐、元城、柔远10个区公署。1938年4月,合并为温台、白马、吴旗、水泛、悦乐、元城、柔远7个区公署。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置吴旗县,吴旗、水泛区划归吴旗县辖。1944年8月新堡由庆阳县划归华池县,为温台区第七乡。时华池县辖元城、悦乐、温台、柔远、白马等5个区公署。
白马庙区公署 初辖玉皇庙、白马庙、刘坪3个乡政府。1938年4月,机关驻地由阎家坬子迁至白马庙,同时林镇区并入。时辖一乡(随林镇区并入,辖山庄算账沟一带,机关驻地尚湾)、二乡(随林镇区并入,辖林镇的梁沟门至东华池瓦窑巷,机关驻地范台)、三乡(由玉皇庙乡改称,辖玉皇庙川,机关驻玉皇庙)、四乡(由白马庙乡改称,辖白马庙川等地,机关先后驻白马庙、孙台)、五乡(由刘坪乡改称,辖山庄的高台至紫坊畔的王咀子一带,机关驻地刘坪)、六乡(随林镇区并入,辖墩儿湾、桃树咀、川畔一带, 机关先后驻王咀子、紫坊畔)6个乡政府。1943年增设七乡(辖荔原堡、东沟一带,机关驻东沟)、八乡(辖小河沟、豹子川一带,机关驻小河沟)2个乡政府,共辖8个乡政府。
柔远区公署 初辖一乡(机关驻白草沟门)、二乡(机关驻乔河)、三乡(机关驻庙巷)、四乡(机关驻老柳树庄)4个乡政府。1940年1月增设五乡(机关驻赵沟门)。区机关先后驻赵沟门、上李沟门(今乔河乡境内),下李沟门(柔远镇境内)等地。
温台区公署 辖一乡(由高河乡改称,机关驻高河)、二乡(由温台乡改称,机关驻高渠子)、三乡(由悦乐乡改称,机关驻庙良子)、四乡(机关驻城壕)、五乡(机关驻白岔沟门)、六乡(机关驻定汉)6个乡政府。1944年8月,增设七乡(机关驻新堡)。
悦乐区公署 1937年7月,由曲子县划入,机关驻地李良子。初辖一乡(五蛟至刘家湾一带,机关先后驻董家沟、上城壕、李良子)、二乡(刘家湾至寇沟门一带,机关先后驻老洼掌原、柳沟门、旋沟门)、三乡(机关驻崖窑畔、黄家塬)、四乡(机关先后驻彭家寺、上里塬)、五乡(机关驻王咀子)5个乡政府。1939年增设六乡(辖五蛟乡九条沟门、大掌、上城壕一带,机关驻地上城壕)、七乡(机关驻高河)2个乡政府。
元城区公署 1937年7月由赤庆县改属,区机关驻元城。初辖一乡(机关驻元城)、二乡(机关驻怀安)、三乡(机关驻廖坪)、四乡(机关驻王沟门)、五乡(机关驻鸭子咀)5个乡政府,1940年增设六乡(机关驻陶岔)、七乡(机关驻付家砭)2个乡政府。
华池县人民政府自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辖白马、柔远、悦乐、温台、元城5个区公署和34个乡政府。
白马区公署 机关驻白马庙,辖7个乡人民政府。其中,一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尚湾。二乡人民政府,机关驻范台。三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玉皇庙。四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孙台。五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刘坪。六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紫坊畔。七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四合台,1949年秋撤销。八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小河沟,后改为七乡人民政府。
柔远区公署 机关先后驻下李沟门、柔远城,辖5个乡人民政府。其中,一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白草沟门。二乡人民政府,机关驻乔河。三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庙巷。四乡人民政府,机关驻老柳树庄。五乡人民政府,机关驻赵沟门。
悦乐区公署 机关驻李良子,辖7个乡人民政府。其中,一乡人民政府,机关驻李良子。二乡人民政府,机关驻旋沟门。三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黄家塬。四乡人民政府,机关驻上里塬。五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王咀子。六乡人民政府,机关驻上城壕。七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马河。
温台区公署 机关驻庙良子,辖7个乡人民政府。其中,一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高河。二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高渠。三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庙良子。四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城壕。五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白岔沟门。六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定汉。七乡人民政府,机关驻新堡。
元城区公署 机关驻元城,辖7个乡人民政府。其中,一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元城。二乡人民政府,机关驻怀安。三乡人民政府,机关驻廖坪。四乡人民政府,机关驻王沟门。五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鸭子咀。六乡人民政府,机关驻陶岔。七乡人民政府,机关驻付家砭。
共和国成立后 共和国成立初,华池县人民政府辖白马、元城、李良子、温台(悦乐)、柔远5个区人民政府。1950年2月,各区人民政府分别改称第一(白马)、第二(元城)、第三(悦乐)、第四(温台)、第五(柔远)区公所,辖33个乡人民政府。1955年8月,撤销第五(柔远)区公所,将其分设为柔远、乔河、庙巷3个直属乡人民委员会。1956年10月,成立城关镇(柔远)人民委员会。至1956年12月,县辖4个区公所、3个直属乡政府和1个镇人民委员会、19个乡人民政府。
白马区人民政府(第一区公所) 1950年春改称第一区公所。1955年11月改称白马区公所。1951年,机关驻地由白马庙迁至荔原堡。1955年11月前,下辖以数序称谓的7个乡人民政府,后辖以地名称谓的刘坪、林镇、白马庙、玉皇庙、紫坊畔5个乡政府。
元城区人民政府(第二区公所) 1950年春改称第二区公所。1955年11月改称元城区公所。机关驻地元城。1955年11月前,下辖以数序称谓的7个乡人民政府,后辖以地名称谓的元城、怀安、鸭子咀、王沟门、坪庄5个乡人民政府。
李良子区人民政府(第三区公所) 1950年春改称第三区公所。1955年11月改称李良子区公所。机关驻地李良子。1955年11月前,下辖以数序称谓的7个乡人民政府,后辖以地名称谓的李良子、旋沟门、上里塬、黄家塬、马河5个乡人民政府。
温台区人民政府(第四区公所) 1950年春改称第四区公所。1955年11月改称悦乐区公所。1951年,机关驻地由庙良子迁至悦乐。1955年11月前辖以数字为序号称谓的7个乡人民政府,后辖以地名称谓的悦乐、城壕、温台、定汉寺4个乡人民政府。
柔远区人民政府(第五区公所)
1950年春改称第五区公所。1951年,机关驻地由柔远城迁至乔河的李沟门。下辖以数序称谓的5个乡人民政府。1955年8月区撤销建置,分设为柔远、乔河、庙巷3个直属乡人民委员会。
柔远乡人民委员会 1955年8月成立,直属县人民政府,机关驻地柔远山根底,设乡长、副乡长各1人。
乔河乡人民委员会 1955年8月成立,直属县人民政府,机关驻地乔河,设乡长、副乡长各1人。
庙巷乡人民委员会 1955年8月成立,直属县人民政府,机关驻地庙巷,设乡长、副乡长各1人。
城关镇人民委员会 1956年10月成立,机关驻地柔远城,设镇长1人。
1958年3月,本县撤销4个区建置,并将所辖19个乡人民政府和4个直属乡(镇)人民委员会合并为柔远(机关驻柔远城)、温台(机关驻张合坪)、悦乐(机关驻悦乐)、城壕(机关驻田沟门)、五蛟(机关驻上城壕)、上里塬(机关驻上里塬)、怀安(机关驻怀安)、元城(机关驻元城)、乔川(机关驻乔川)、东华池(机关驻林锦庙)、白马庙(机关驻荔原堡)11个乡人民政府。
1958年4月,华池并入庆阳县,各乡隶属庆阳县人民委员会。9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撤销庆阳县所辖华池境内的11个乡建置,成立柔远人民公社(由柔远、温台两乡合并成立,机关驻柔远城)、悦乐人民公社(由悦乐、城壕、五蛟、上里塬4个乡合并成立,机关驻地悦乐)、元城人民公社(由元城、怀安、乔川3个乡合并成立,机关驻地元城)、南梁人民公社(由东华池、白马庙两乡合并成立,机关驻地荔原堡)。1960年2月,南梁人民公社移交子午岭农垦局管辖。1961年5月社队规模调整时,将华池境内的3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3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柔远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柔远城)、乔河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火石沟门)、庙巷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地庙巷)、温台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温台)、悦乐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悦乐)、城壕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田沟门)、五蛟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五蛟)、上里塬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上里塬)、白马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王沟门)、坪庄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糖坊咀)、怀安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怀安)、元城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元城)、乔川公社管理委员会(机关驻乔川)。公社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
1962年1月,华池县建置恢复后,原属庆阳县所辖的13个人民公社、子午岭农垦局所辖的南梁人民公社即划归华池县人民委员会管辖。同时,增设山庄、林镇、紫坊畔、李良子、定汉5个人民公社,华池县人民委员会辖19个人民公社。1965年3月,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公社和大队体制调整意见》精神,撤销庙巷、温台、怀安、李良子、定汉寺5个人民公社。至1966年5月,华池县人民委员会辖柔远、悦乐、城壕、上里塬、五蛟、白马、坪庄、元城、乔川、乔河、山庄、南梁、林镇、紫坊畔14个人民公社。
1967年3月,在华池县人民委员会被“造反组织”夺权后,14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被相继夺权,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4月华池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前后,由华池县人民武装部党委批示,全县14个人民公社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亦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其中,本年2月,柔远公社、乔河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3月,悦乐公社、城壕公社、上里塬公社、五蛟公社、紫坊畔公社、白马公社、山庄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4月,坪庄公社、元城公社、乔川公社、林镇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南梁公社革命委员会于1968年4月成立后,同年12月经庆阳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东方红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成立庙巷(机关驻庙巷)、温台(机关驻温台)、李良子(机关驻毛沟门)、王咀子(机关驻王咀子)、定汉(机关驻新集)5个公社革委会。至此,本县有柔远、悦乐、城壕、上里塬、五蛟、白马、坪庄、元城、乔川、乔河、山庄、林镇、南梁(1978年4月,改东方红公社为南梁公社)、紫坊畔、庙巷、温台、李良子、王咀子、定汉19个公社。
1981年5月,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管理委员会。各公社召开第九届人代会,选举产生了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组成人员。1983年11月,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建立乡政权的通知精神,经华池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县辖19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成立19个乡人民政府。1985年3月,改柔远、悦乐乡人民政府为柔远镇、悦乐镇人民政府。至2000年底,华池县人民政府下辖柔远、悦乐2个镇人民政府和城壕、上里塬、五蛟、白马、怀安、元城、乔川、乔河、山庄、南梁、林镇、紫坊畔、庙巷、温台、李良子、王咀子、定汉17个乡人民政府。
村级政权 共和国成立初至1956年,本县乡以下设行政村,设正、副村长;行政村下设自然村,设正、副村长。
1956年实行农业合作化至1958年,改村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设正、副社长。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各人民公社辖大队,大队辖生产队,生产队辖作业组。大队设正、副大队长、文书,生产队设正、副生产队长、文书,作业组设正、副组长。1962年社队规模调整后,公社下辖大队,大队下辖生产队。大队设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若干人。生产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设队长1人,政治队长1人,妇女队长1人,副队长1人,会计1人。1983年11月后,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设村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文书1人;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设组长1人。至2000年底,本县有村民委员会114个,村民小组750个。
第三节 议政机构
政协华池县委员会为本县主要参政议政机构。政协华池县第一届委员会的界别设置和委员名额及常务委员名额,由中共庆阳地委统战部和组织部确定,主席、副主席名额由中共庆阳地委确定。此后,政协华池县历届委员会的界别设置和委员名额及人选由上届县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在届期内需要增加和变更的界别、委员名额及人选均由本届县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在县政协委员中,非中共人士基本占60%;经历届政协全体委员会产生的政协常务委员中,非中共人士均占65%;正、副主席中,非中共人士占一定数额。
历届委员会
政协华池县委员会自1984年初成立,至2000年12月底,共为5届。
政协华池县第一届委员会 1984年1月10日至14日政协首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与会委员51人,代表中国共产党、民革、无党派人士、卫生、民族、宗教、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工会、青年、妇女、农民、工商、政法、知名人士等17个界别。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华池县委员会成立。中共华池县委书记金学斌讲话,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慕元忠在会上作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华池县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常务委员。本届二次会议于1985年1月31日至2月4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51人,并邀请有关方面人士列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政协主席慕元忠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提案审查的决议,并补选常务委员1人。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二次会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86年2月28至3月3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51人。会议听取了政协主席慕元忠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提案审查的决议。与会代表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届三次会议。
政协华池县第二届委员会 1987年1月3日至7日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57人。本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工商、科技、群众团体、文化、卫生、政法、体育、农民、特邀人士、宗教、知名人士、少数民族、侨属等14个界别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协主席贺金贵所作的《政协华池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筹备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决议;选举产生了政协华池县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一次会议。本届二次会议于1988年3月13日至16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57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协主席贺金贵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丑公元、县委副书记武敬东的讲话。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二次会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89年1月10日至13日召开,与会委员57人。会议听取了政协主席贺金贵所作的工作报告,补选常务委员1人。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届三次会议。
政协华池县第三届委员会 1989年12月19日至23日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60人。本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工交财贸、工商税务、农林水牧、科技、卫生、群众团体、教育、农民、政法、文化、体育、特邀人士、宗教、少数民族、侨属等16个界别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二届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政协华池县第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本届二次会议于1991年1月9日至12日召开,出席委员60人。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马永孝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贺金贵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政协三届一次委员会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92年1月8日至11日召开。与会人员61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副主席齐宇明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王培栋的讲话,听取和审议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三次会议。
政协华池县第四届委员会 1992年11月26日至30日,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60人。本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工交、财贸、卫生、科技、农林、教育、农民、文化、群众团体、体育、工商、政法、少数民族、台属、特邀人士等16个界别组成。会议听取了县委书记王培栋作的《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为华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的讲话,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葛登超所作的《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政协华池县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本届二次会议于1994年1月7日至9日召开,与会委员6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葛登超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王培栋的讲话。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二次会议。本届三次会议于1994年8月16日召开,出席委员36人。会议选举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1人。本届四次会议于199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出席委员60人。会议接受了焦复吉辞去县四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的请求,听取了县政协主席葛登超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王憨群的讲话。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三次会议。本届五次会议于1995年6月14日召开,出席委员60人。会议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县长高希文的讲话,学习和传达了省政协七届三次委员会精神,听取了县委副书记朱治晖的讲话;选举兼职副主席2人。本届六次会议于1996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出席委员6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葛登超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王憨群的讲话。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四次会议。本届七次会议于1997年1月6日至8日召开,出席委员6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葛登超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王憨群的讲话。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五次会议。
政协华池县第五届委员会 1997年11月21日至25日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60人。本届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教育体育、科学技术、文化广播、医药卫生、农林水牧、工交贸易、金融财税、工商、政法、群众团体、农民、宗教、少数民族、台属、特邀人士、政协机关等17个界别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孙文举所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提案工作报告,听取了县委书记陈广锦所作的《坚持以十五大精神指导政协工作,为华池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的讲话,选举产生了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届一次会议。本届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3日至5日召开,出席委员57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孙文举所作的《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听取了县委副书记张祖贡的讲话,传达了中共庆阳地委1998年11月15日至16日举办的学习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精神。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届二次会议。本届三次会议于2000年2月19日召开,出席委员63人,列席20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协主席孙文举所作的《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传达了政协庆阳地区工作委员会提案工作会议精神,向优秀提案人及办理提案先进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牌。与会委员列席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届三次会议。本届四次会议于2000年7月6日召开,出席委员52人。会议接受了栗全玺辞去县五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的请求;增选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人;听取了县政协副主席李振荣《关于政协委员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情况》的发言。
政协常务委员会
政协华池县委员会均选举产生本届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组织委员开展学习、视察、调查活动,处理委员提案等。
第一届政协常务委员会 由11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并设文教卫生组、农林组、经济建设组、民族宗教组。
第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会 由11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2人。1987年1月,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决定将4个组改为工交财贸组、农林水牧组、科教文体组和综合组。同年5月,常委会增设提案联络科、文史资料科。
第三届政协常务委员会 由15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3人。1990年2月,县政协常委会决定,撤销原农林水牧、工交财贸、科教文卫、综合4个组,成立学习青妇宗教工作委员会、提案法制工作委员会、农林科技工作委员会、工交财贸工作委员会和教文卫体工作委员会。1991年12月,设立学习青妇宗教委员会、提案法制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教文卫体委员会,同时撤销提案办理和文史资料2个科。
第四届政协常务委员会 由15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3人。1997年,撤销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提案法制工作委员会、教文卫体工作委员会、学习青妇工作委员会,组建委员联络科。
活动纪略
委员提案 1984年1月政协华池县委员会成立至2000年底,共收到委员提案817件,内容涉及农业、教育、科技、文化、财贸、卫生、政法、人事、城建、电力、物价、环保、体制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其他热点问题。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分送给有关部门办理。同时建立了提案交办制度和反馈制度,定时催促有关单位办理提案,并让委员填写提案回应反馈意见。委员的提案大多被采纳。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委员们的反复建议下,也得到了解决。提案办理率达到94.2%。2000年2月,县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表彰奖励了4个提案办理先进单位、4件优秀提案和16名优秀提案人。
视察 调查 政协各届委员会组织委员和各工委,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视察调查,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1984年,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先后召集部分退休职工、老教师和妇女工作者座谈,对离退休职工的各项生活待遇落实情况和妇女合法权益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部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1986年,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县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向县政府做出专题建议,受到县政府重视,组织医务工作者对全县教师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并就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身体保健提出了具体措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组织委员和各工委,对本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市政建设等,开展视察活动16次,调查32项,撰写《华池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报告》、《对元城乡两基达标情况的视察报告》、《关于华池一中知识分子工作情况的调查》、《关于县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等专题调查、视察报告48篇,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并转发了针对性、建设性强的专题调查、视察报告,通报全县。
文史资料征编 1987年5月县政协成立文史资料科,将文史资料征编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至2000年底,共编印《华池文史》121期,约20万余字;编印了《刘巧儿与封芝琴》、《南梁革命纪念馆兴建始末》、《垦荒大凤川》等小册子,撰写了《华池税务50年》、《华池清代教育界名人——李庚扬》、《谭世鳞血洗阎家坬子》、《列宁小学的创建与发展》、《华池60年大事记》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史资料。1997年还编辑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华池县文史资料选集》。
表26-3-1 | 历届政协主席、副主席、调研员一览表 |
届 次 | 职 务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文化 程度 | 籍 贯 | 任职时间 |
第一届 (1984.1~1987.1) | 主 席 | 慕元忠 | 1928 | 小学 | 甘肃环县 | 1984.1~1987.1 |
副主席 | 刘 萍 | 1934.2 | 小学 | 陕西吴旗 | 1984.1~1987.1 | |
副主席 | 齐宇明(兼) | 1940.8 | 大学 | 陕西富平 | 1984.1~1987.1 | |
第二届 (1987.1~1989.12) | 主 席 | 贺金贵 | 1938.2 | 初中 | 甘肃华池 | 1987.1~1989.12 |
副主席 | 刘 萍 | 1934.2 | 小学 | 陕西吴旗 | 1987.1~1989.12 | |
副主席 | 齐宇明 | 1940.8 | 大学 | 陕西富平 | 1987.1~1989.12 | |
第三届 (1989.12~1992.11) | 主 席 | 贺金贵 | 1938.2 | 初中 | 甘肃华池 | 1989.12~1992.11 |
副主席 | 刘 萍 | 1934.2 | 小学 | 陕西吴旗 | 1989.12~1991.12 | |
副主席 | 齐宇明 | 1940.8 | 大学 | 陕西富平 | 1989.12~1992.11 | |
副主席 | 焦复吉 | 1934.1 | 初中 | 甘肃西峰 | 1989.12~1992.11 | |
第四届 (1992.11~1997.11) | 主 席 | 葛登超 | 1937.2 | 初中 | 甘肃西峰 | 1992.11~1997.11 |
副主席 | 齐宇明 | 1940.8 | 大学 | 陕西富平 | 1992.11~1997.11 | |
副主席 | 焦复吉 | 1934.1 | 初中 | 甘肃西峰 | 1992.11~1994.12 | |
副主席 | 栗全玺 | 1939.4 | 高中 | 甘肃华池 | 1992.11~1997.11 | |
副主席 | 范文仓(兼) | 1937.4 | 初师 | 甘肃西峰 | 1995.6~1997.11 | |
副主席 | 刘彦龙(兼) | 1953.8 | 中师 | 陕西吴旗 | 1995.6~1997.11 | |
副主席 | 杜元凯(兼) | 1943.11 | 初师 | 甘肃华池 | 1994.8~1994.9 | |
调研员 | 赵嵩山 | 1941.2 | 高中 | 甘肃华池 | 1992.11~1997.11 | |
第五届 (1997.11~) | 主 席 | 孙文举 | 1944.9 | 中师 | 甘肃华池 | 1997.11~2000.12 |
副主席 | 栗全玺 | 1939.4 | 高中 | 甘肃华池 | 1997.11~2000.7 | |
副主席 | 李振荣 | 1940.8 | 高中 | 甘肃西峰 | 1997.11~2000.12 | |
副主席 | 王生俭 | 1942.2 | 初中 | 甘肃华池 | 1997.11~2000.12 | |
副主席 | 李德全 | 1943.2 | 初中 | 甘肃华池 | 1997.11~2000.12 | |
副主席 | 刘彦龙(兼) | 1955.8 | 中师 | 陕西吴旗 | 1997.11~2000.12 | |
副主席 | 张 滋 | 1945.3 | 初中 | 甘肃华池 | 2000.7~2000.12 | |
调研员 | 齐宇明 | 1940.8 | 大学 | 陕西富平 | 1997.11~2000.12 | |
调研员 | 赵嵩山 | 1941.2 | 高中 | 甘肃华池 | 1997.11~2000.12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