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华池史志>华池县史>详细内容

华池县史

归档时间:2025/3/17 17:38:17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原华池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雷欣

新修《华池县志》终于付梓,欣慰之时,略述所感,聊表心声。

新修《华池县志》如愿修成,关键在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编纂人员辛勤笔耕。1998年6月,县委决定成立县志编修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编纂班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两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本次修志列入全县重点文化工程、社会工程、“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加强领导,增拨经费,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修志工作,解决修志困难,使修志工作在人力、资金、时间上得到了充分保证。全体编纂人员分工负责,任务到人,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呕心沥血,伏案笔耕。主编三易篇目,六改志稿,到2002年底,一部下限至2000年底的新修《华池县志》初稿,如期分送给县志编写领导小组各成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审阅修改。2003年8月,经庆阳市委、市政府终审通过,县委、县政府决定出版。全书32章,160余万字,章章沐浴着领导的关怀,字字浸透了编纂者的心血。

新修《华池县志》内容丰富,有赖于各部门、各单位协同配合,华池赤子的竞相奉献。搜集整理本县千百年间方方面面的史料,绝非轻而易举,何况历史沧桑巨变,史料散佚严重。5年来,全县各部门的100多名资料员为县志编纂搜集、整理了300余万字翔实可靠的资料。本届修志也牵动了无数在外的华池儿女报效故土之心。吕文亮、陈国强、章志兼、曹智彪、高文、赵忠明等或为编纂本志无偿提供了珍贵资料;或认真负责地订正了志稿史实;或以不同形式为修志献计献策;或赞助修志经费……赤子之心昭昭于世。

志书质量的提高,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怀,专家学者的斧正润色。省、地史志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自始至终对本志编修给予了精心指导。原任庆阳地委秘书长卢造均,省史志办副主任郝玉屏,庆阳师专历史系教授李仲立,中文系教授阎果治,庆阳地区地志办主任傅宏民、副主任路笛,陇东报社副总编高文,庆阳地委党史办原主任任愚公,为该志篇目设置和有关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淼水、天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黄为龙、兰州大学教授张耀甲、杨友桃、唐迎秋、赵希璋、张文轩等专家,不顾年迈体弱,挤出宝贵时间,认真修改审定了文物、物产、地理、方言等有关章节的内容。兰州大学中文系讲师高霞、邓文靖,千里迢迢赶往华池,调查采访,认真研究,为我们撰写了本志的方言音系部分。庆阳师专马建仁老师,无偿提供了他多年研究华池千余种昆虫的科技资料。这些,使新修《华池县志》增色生辉,华池人民感激钦佩。

新修《华池县志》按期付印和高质量地出版,仰仗于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倾力资助和编辑人员的辛勤劳动。华池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扶贫困县和甘肃省干旱困难县。当志稿摆在我的案头后,作为一县之长,我的心情和这本志书一样沉重。财力的拮据,着实让我为难了一番。去年秋季的一天,我和县委书记李银到兰州,向帮扶华池的甘肃人民出版社领导汇报扶贫工作时,顺便谈及县上重修的县志即将脱稿,很想在省出版社出版。张正杰、罗笑云两位“老总”听后,欣然允诺,并说:出版事宜和经费,我们都承担了,到时将县志用车送到县上,就算我们为帮扶的华池老区办的一件实事吧!具体负责出版事宜的唐克和程德虎处长,韩惠言主任,也为该志出版不辞辛苦,做了大量的协调和编辑审改工作。这何止是为《华池县志》出版资助的数十万元经费,这是出版社同仁向华池革命老区12万人民献出的一颗炽热的心!今天,新修《华池县志》印刷成书,我虽没有目睹出版社编辑人员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场面,但在短短的数月即出版成书,可想而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华池县志》面世了,愿她能成为一部展示深厚文化底蕴、表现革命老区特色的成功之作。但由于编纂人员水平有限,遗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以待再版和续修时补正。

值此《华池县志》问世之际,笔者撰此小文,一则对所有关心《华池县志》编写出版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二则愿本书能发挥资政、教化、存史之功能,伴随华池老区再展当年革命烽火燎原之势,继承大生产运动之传统,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宏愿。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