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华池史志>华池村史>详细内容

华池村史

归档时间:2025/3/17 17:38:17

柳树河村村史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21 16: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前  言

  

柳树河村位于华池县上里塬乡东南部,东与悦乐镇接壤,南与王咀子乡毗邻,为上里塬、王咀子、悦乐三个乡镇交汇地。因境内溪流众多,柳树纵生而得名。柳树河村历史悠久,红色基因浓厚。1920年6月4日,法国神甫桑志华在与本村相邻的鸭口村崖窑畔马家拐沟以及距本村不足3公里的王咀子乡洞洞沟挖掘出中国第一块旧石器时代化石—石核,证明了本村为远古时代人类息栖地。1927年起即有早期共产党人在此活动,传播革命火种。

  

建置沿革

  

早在远古时期,柳树河村境内已有人类活动。1937年设村级政权,隶属悦乐区三乡管辖,1955年划归黄塬乡管辖,1956年与鸭口村合并,1958年与鸭口村分设隶属悦乐公社管辖,1961年划归上里塬乡管辖。1962年更名为柳树河大队,辖脚店、康畔、白草湾、韩北塬、高咀子、柳树河6个生产队。1982年将脚店、康畔、白草湾合并为脚店生产队,韩北塬、高咀子合并为高咀子生产队,至此,柳树河大队辖柳树河、脚店、高咀子3个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柳树河行政村。

  

大事记

 

1885年  天主教传入本村。  

  1887年  修建天主教堂。

  1912年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改扩建天主堂,建经堂7间,神职人员生活用房3间,寄房2间,窑洞8孔。

  1920年  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天主教神甫桑志华在与本村相邻的鸭口村崖窑畔马家拐沟以及距本村不足3公里的王咀子乡洞洞沟挖掘出中国旧石器时代第一块化石时居住柳树河天主堂。

  1927年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始在本村秘密活动。

  1937年  设立村公所,姜政府任村主任。

  1942年  姜政府加入中国共产党,系本村第一名共产党员。

  1945年  本村高咀子籍周万财、周付玖参加革命。

  1954年  禁止宗教活动,宗教活动由明转暗。

  1955年  本村隶属黄塬乡。

  1956年  本村并入鸭口农业社。

  1958年  本村隶属上里塬乡管辖;创办柳树河小学,校址天主教堂。

  1960年  实行人民食堂制度。

  1961年  本村隶属上里塬公社。

  1962年  成立柳树河大队党支部和民兵连,支部书记任志华,大队长姜政义,民兵连指导员姜政府,大队部队部设在天主教堂。

  1964年  曹培宪任党支部书记,大队长姜政义。

  1966年  大队党支部被“128”红卫兵组织夺权,贫下中农协会代替党支部,姜和昌任主任。

  1967年  划分阶级成份,本村有富裕中农2人,其余均为贫农或者贫下中农;村部搬迁至赵宏财家附近。

  1969年  柳树河大队党组织恢复,周万财任党支部书记,朱平连任大队长;创办高咀子村学。

  1970年  设立柳树河代销点、合作医疗站、兽医站等公益性服务机构,组建施工队,创办木材加工厂、砖瓦厂、铁器加工厂、粮油加工厂、服装加工厂、良种繁育场、林场等集体企业,购置安装柴油发动磨面机、榨油机等机械设备;创办康畔村学,教堂被拆除;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

  1971年  新修梯田、乡村道路。

  1972年  新建村部,砖瓦房25间,大队购买本村第一台收音机;朱和金购买本村第一块手表。

  1973年  豆伟购买本村第一台缝纫机。

  1974年  何兴财、任贵连参加拖拉机手培训,成为第一代拖拉机手;姚敏、张文仁参加柴油机修理培训,成为第一代农机维修人员。

  1975年  新修3条淤泥坝,部分农田实现人工灌溉。

  1976年  村部搬迁至现址;张文政购买本村第一辆自行车。

  1978年  大队购置第一台拖拉机。

  1979年  曹培宪任党支部书记。

  1980年  村小学搬迁至现址。

  1982年  将脚店、康畔、白草湾合并为脚店生产队,韩北塬、高咀子合并为高咀子生产队,至此,柳树河大队辖柳树河、脚店、高咀子3个生产队。

  1984年  以大队和生产队为基础,组建柳树河村民委员会下辖柳树河、脚店、高咀子3个村民小组。

  1985年  朱平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政任村主任。

  1986年  朱和君考入庆阳林校,系本村第一位中专生;教堂重新开放,宗教活动恢复正常,神甫韩继德;周安勇购买本村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1987年  杨付贵购买本村第一辆货运汽车,从事道路交通运输服务。

  1993年  采取政府投资、村民集资、教堂捐资的方式通照明电,实现了点灯不用油,其中村民每人集资300元,政府投资10000元,天主堂捐资2000元;王凤荣任村委会主任;朱平连购买全村第一台电视机。

  1995年  神甫韩继德筹集资金重建天主堂,建起哥特式砖混结构教堂一幢,平房10间,窑洞7孔;朱和金购买全村第一辆客用汽车,从事客运服务。

  1997年  高咀子村学撤销;朱和玉购买本村第一台推土机;方明生任教堂神父。

  1998年  康畔村学撤销。

  2000年  朱和玉任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忠任教堂神父。

  2002年  朱和仁当选政协庆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003年  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新建村部办公用房5间、羊棚73座、牛棚68座,新修乡村道路8.7公里,改造梯田1800亩。

  2004年  实施雨水集流工程,新建一场一窖35户,解决了部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

  2005年  张军平任教堂神父。

  2006年  农业税废止,农民三提五统被免除。

  2008年  新修高咀子通组公路4.8公里。

  2010年  曹小平任教堂神父。

  2012年  新建村卫生所业务用房3间,高咀子通组公路砂石罩面,解决了群众看病难及高咀子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双联”行动启动,中共华池县委组织部、华池县直机关工委联村联户。

  2013年  扩建村部办公用房6间,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5.5公里,解决了部分群众用水难问题。

  2014年  悦阜三级公路动工。

  2015年  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市县帮扶单位组建驻村工作队进村帮扶,扶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悦阜三级公路建成通车,新修柏油路、砂石路各2公里,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改造农村电网28公里,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新建羊棚24座,栽植防护林300亩,种植紫花苜蓿1000亩,实施梯田改造880亩,维修改造村部,改扩建华池县永琪小尾寒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华池县永阳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0元,何兴满等9户群众实现稳步脱贫。

  

人文地理

 

柳树河村属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茆相间,海拔1520米,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80亩,其中机耕地2000亩,山坡地1080亩,森林覆盖率30.3%。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富裕、气温适中,但降雨量偏少,且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年均气温7℃-9℃,年日照2300-2400小时,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约400毫米。至2015年底总人口675人。

     

民主政治

  

  建国前,柳树河村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村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支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村党支部、村委会、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等相继建立,积极组织和投身于全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经济

 

柳树河村属农耕文化发祥地,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高粱、荞麦、豆类、油菜、胡麻等,家畜以山羊、黄牛、毛驴为主。土地革命以来,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大力实施科学种田、种草养畜,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6年农业税免除以来,实行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被废止,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引导劳务输出等措施,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

     

文化卫生

  

  柳树河村小学始建于1958年,至2015年累计毕业学生1073人。柳树河村卫生室始建于1970年,承担全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至2015年底接诊4000多人(次)。刺绣、剪纸、纸扎等为民俗文化中的代表。

     

民族宗教


  柳树河村为天主教区域,宗教活动历史久远,村内有始建于1887年天主堂一座。1954年之前,有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传教士在此传教,鼎盛时期辐射周边百余公里,有教徒近千人。1954年宗教活动禁止,教堂查封,宗教活动由明转暗。1986年宗教开放,宗教活动恢复正常,柳树河天主堂隶属平凉教区,神职人员由平凉教区委派,每周星期天为教堂宗教活动日。1995年重建教堂,建起哥特式砖混结构教堂一幢,平房10间,窑洞7孔。

     

人 物 篇

  

桑志华(Emile Licent, 1876—1952),男,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1920年,发现和发掘了洞洞沟遗址。

  周万财(1928—2004),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高咀子人。1945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池县、庄浪县、静宁县检察长、华池县印刷厂厂长、中共华池县第四、第五届县委委员。1980年离休,享受县级待遇。

  赵世录(1912—1986),男,汉族,原籍陕西省乾县,1933年参加革命,1946年任李良子乡乡长,1948年退伍,定居脚店。

  朱平武(1940—1995),男,汉族,柳树河组人。因种草种树成绩突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1992年9月,被庆阳地区老龄委员会授予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称号。

  周万福(1899—1967),男,汉族,小学,高咀子人,解放初期任三乡二村村长。一生为人忠厚、乐善好施、说公断直、调解纠纷被村民尊称为“周善人”。

  张仲维(1913—1996),男,汉族,脚店组人,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林镇卫生院院长,终生从事中医事业,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李红才(1880—1983),男,汉族,脚店组人,一生勤俭持家,质朴善良,享年103岁。至目前,为本村“长寿之星”。

  周付玖  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1928年生于高咀子, 1947参加革命,1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务。  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

  朱平连  男,汉族,中共党员,初中,1944年生于柳树河组,1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村干部42年,历任村文书、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先后两次当选为县党代表。

  张文政  男,汉族,小学 ,1947年生于脚店组。2007年当选为政协庆阳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朱和仁  男,汉族,小学,1965年生于柳树河组, 1997年当选为甘肃省天主教爱国委员会委员,2002年当选为政协庆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韩继德 男,汉族,1940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86—1997年任柳树河天主堂神父,在任期间为村民捐赠杜仲等中药树种和葡萄等经济苗木,寻医问药义务诊疗,并协调教会组织捐资2000元支持村上实施通电工程。

  

结 束 语


资料征集过程中,得到了庆阳市信访局、中共华池县委组织部、华池县直机关工委、上里塬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特别是得到了庆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贺立峰,中共华池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正平,华池县直机关工委书记杨学忠,上里塬乡党委书记刘文荣,党委副书记、乡长赵玮等领导同志衷心帮助和亲切指导。资料征集工作由驻村工作队贾金涛、李旺瑾、杜晓燕、贺桂福等同志具体负责。由于村级档案资料稀少,实物资料残缺不全,给资料征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虽经反复核实,但失误疏露在所难免,敬请谅解。


村史馆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