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村村史馆
序 言
盛世修行,铭记历史,史载馆落,感恩前行
李庄村位于华池县西边,距离县城七公里,因初建立政权时村级阵地设置于李家庄而得名。
这里土地肥沃,树木繁茂,蓝天碧水,民风纯补。据记载,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大户人家有李姓、贾姓、蔡姓、郭姓等,十九世纪初期,陆续有外姓家族迁入,如今,这里有20多个姓氏家族,6个村民小组,236户1038人。
李庄村同中国广大农村一样,三百多年来,无论经历什么风雨坎坷,这里的人民都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和血汗,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走上了集体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欣逢盛世,迎来历史上最兴旺的时期。
本馆以纪实手法全面呈现了李庄村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李庄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构成了一幅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践行的壮丽画卷。
建制沿革
1937年,建立政权,隶属于华池县柔远区三乡。
1955年9月,撤销柔远区,设立庙巷直属乡,李庄隶属庙巷乡。
1958年3月,撤销区级建置,全县合并为11个乡;4月,国务院撤销华池县,所属区域并入庆阳县;9月,撤销乡建制,原华池县境内成立了柔远、悦乐、元城、南梁四个人民公社,李庄隶属于庆阳县柔远人民公社。
1959年,庙巷、贾河、白草川、胡庄四个高级社合并为李庄生产中队,支部书记:乔有柱,中队长:高怀银,副队长:郭祥,隶属于庆阳县柔远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设立庙巷人民公社,李庄中队更名为永丰大队。
1962年1月,华池县置恢复,华池县党政机关在柔远城开始正式办公。永红大队重新更名为李庄大队,庙巷、贾河、白草川、胡庄四个高级社更名为生产队,新增设王掌、田沟生产队,李庄大队下辖6个生产队。
1965年,撤销庙巷乡公社,所属区域并入乔河乡公社,李庄村隶属于乔河公社。
1980年5月,增设庙巷人民公社,李庄大队隶属于庙巷人民公社。
1983年,改公社为乡建置,李庄大队隶属于庙巷乡人民政府。
1984年,李庄大队更名为李庄村民委会,所辖生产队更名为村民小组,生产队学校更名为村学。
2005年7月,实现撤乡并镇,庙巷乡并入柔远镇,李庄村隶属于柔远镇人民政府。
李庄村大事记
2010年4月 省老促会投放扶贫绒山羊240只;
2010年7月 投资28万元,新建50平米羊舍40座;
2011年3月 投资81万元,新建田沟组郭畔沟大桥1座,漫水桥2座,砂石路2.5公里,涵洞3处;
2011年8月 投资37万元,新建李庄村部一处,占地2亩;
2012年3月 与市委宣传部帮联对接,确认“双联”户48户;
2012年4月 在庙巷组实施千亩造林点一处,栽植油松、沙棘等;
2013年3月 平整土地1500亩。
李庄村村官榜
村支书:王占有(1956.10-1959.07)
乔有柱(1959.08-1962.12)
乔有高(1963.01-1966.12)
高怀银(1967.01-1972.12)
贺文章(1973.01-1983.12)
张多维(1983.01 -1985.12)
贺文智(1986.01-1991.12)
张鹏芳(1992.01-2010.12)
贺录银(2011.01月至今)
村主任:杜德全(1963.01-1965.12)
李生杰(1966.01-1968.12)
贺文章(1969.01-1972.12)
王荣春(1973.01-1985.12)
张鹏芳(1986.01 -1991.12)
郭全功(1992.01-2001.12)
王凤银(2002.01-2010.12)
张永军(2011.01至今)
文 书:张宪义(1971.03-1975.03)
刘孝宝(1975.04-1978.04)
郭全功(1987.01-1989.12)
田 聪(1992.03-1993.03)
黄 湖(2002.01-2003.12)
丁文俊(2003.01-2010.12)
王建钰(2011.01至今)
农业合作化
互助组
土地改革结束后,李庄村开始以简单的共同劳动的形式成立了临时性互助组,并在长时间的生产劳作推动下,互助组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常年互助组。参加互助组的农民仍然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生产资料为私有,土地经营不统一,只有用插组换工的形式,组织起来共同劳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文地理
李庄村属于原庙巷乡政府所在地,属陇东黄土高塬残垣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茆相间,海拔1126米,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11087亩。
2015年底,全村现有人口240户1045人,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大户人家有李姓、贾姓、蔡姓、郭姓等,十九世纪初期,开始有逃荒的人到此落户扎根,目前,生活在这里的姓氏有:高、张、刘、王、郭、龚、林、李、朱、乔、丁、南、杨、贺、黄、魏、白、田、齐、吕等20种,没有复姓。
教育卫生
1954年7月,在李庄村建办起了庙巷初小,学生60多人,设为四年制,安志新成为第一个教师,随后由杨君秒担任教师。1969年,由四年制初小办为五年制小学。1979年新建土木结构平方14间,石窑洞7孔。2015年,庙巷小学进行了翻新改造,新建平板房17间。
1968年,建办贾河生产队学校,设为三年制,第一位老师张志录,2006年撤销。
1968年,建办白草川生产队学校,设为三年制,第一位老师魏金汉,2007年撤销。
1968年,建办田沟生产队学校,设为三年制,第一位老师左义和,2006年撤销。
1968年,建办王掌生产队学校,设为三年制,第一位老师安继川,2006年撤销。
1970年,建办胡庄生产队学校,设为三年制,第一位老师王建龙,2006年撤销。
结束语
岁月如歌,薪火相传。无论时空如何转换,人事如何更迭,李庄村史馆就如一部永不停歇的时光机器,记录着华池一个小村庄的历史,讲述着这片黄土地上普通人家的故事,见证着中国历史浪潮中大时代的变迁,从更古到未来……
国以史为鉴,村以史明志。革命老区,千里沃野,铸就了李庄人勤劳、坚韧、朴实、善良的品质和自强不息、永争上游的奋斗精神。建馆修史,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牢记帮助过我们的朋友,更是要铭记要激励后人传承李庄人的优良品质和奋斗精神,勇于开拓,不断前行……
到此,李庄村史馆要和您说再见了,历史已经载入史册,未来等待我们去续写,李庄村人愿与您携手共筑美丽中国梦.
村史馆展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