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村村史馆(第一板块)
前 言
高河村位于悦乐镇东部,东临杜河村,南接黄大湾村,西连张桥村,北靠肖掌村,距县城25公里,距悦乐镇政府驻地8公里。因早期境内高姓农户居多,依河为道而得名。
高河村历史悠久,红色底蕴深厚,早在1934年由李培福在本村黄大塬组织成立了田河区苏维埃政府,后又八路军129师385旅休养所迁居田河,在高河村播下了革命火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双联和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联村单位财政部驻甘肃省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室、华池县财政局、悦乐镇工商所的倾力帮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河村人正在昂首挺胸,阔步迈向小康社会。
高河村建制沿革
早在远古时期,高河村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后以高姓农户居多,依河为道而取名“高河”。
1934年,设村级政权,隶属田河区苏维埃政府高河乡管辖。
1954年,成立高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集体所有制的半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1956年,高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辖高河、田河、高洼子、雷阳湾、黄大塬5个生产队。
1958年8月,成立高河大队,辖高河、田河、高洼子、雷阳湾、黄大塬、黄台塬6个生产队。
1968年底,成立高河大队革命委员会。
1976年,又转为高河大队。
1984年8月,更名为高河行政村,辖高河、田河、高洼子、雷阳湾、黄大塬5个村民小组。
人文地理
高河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280~1500米,总土地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退耕还林200多亩。区域内地貌主要由川、塬、梁、峁等构成,地下石油、煤炭资源丰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富裕,多年平均气温12.4℃、降雨量450mm,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夏秋两季雨水充足,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2%左右,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经常伴有冰雹等恶劣天气。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均为山区组,至2015年底共有165户772人,其中劳动力624人,姓氏主要有张、高、田、李、杨、王、袁、何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