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政务微信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魅力华池>民俗文化>详细内容

民俗文化

华池:缝香包 祈福纳祥庆端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9 16:54:12 浏览次数: 【字体:

端午将至,华池的空气里除了弥漫着粽子的香甜,还飘着一丝清新的草木香,那是悠悠的香包味道。香包称荷包,又称"绌绌"。华池香包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追求,渗透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每逢端午人们总要找出彩线花布缝制香包,送给亲朋好友祈愿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43a2d3bf5b2f48a7986aaa81358d1102.jpg

“底下多填一点丝绵,两角少填点,一定把这个中线找出来……”华池县志琴香包刺绣公司负责人李志琴正在给学员们手把手地指导香包制作。李志琴老师有十几年的香包刺绣从业经历,先后获得了“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金针花’创意大赛”优秀奖、“庆阳市首届香包绣制手工艺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她精湛的刺绣技艺,热情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引来了周边香包刺绣爱好者登门求教。

95dbb6c84b2e48b2a539ad9144849dd6.jpg

临近端午,李志琴公司里挤满了前来学习制作香包的学员。李春连说:“今天做了三个香包,做了个心,代表心心相印,准备送给我女儿,希望我女儿和我能在一起心心相印,希望她能开心。再做了一个荷包,准备送给我儿子,希望儿子有一个好的成绩。再做了一个反正有钱,是给我们车上挂的,希望我天天都有钱花。”

563ca4a7640344a48c9ca46403a7c987.jpg

21eb7e606cb241438ed85bf147564c20.jpg

2f948d2877644559a6d1e5f73081b91a.jpg

走进刺绣公司的展室,造型丰富、图案精美、做工精细、芳香浓郁的香包,让人应接不暇。“这是我亲手做的虎枕头,寓意虎头虎脑,放到咱们房间里,是一道风景线;这个是我做的树叶绣,这个树叶绣是双面绣,在树叶上把字绣上,然后包装起来的,这是我做的铃兰花耳坠……”李志琴老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她的刺绣作品。

据李志琴介绍,今年以来,志琴香包刺绣公司积极拓展渠道,承接政府及技术院校的技能培训业务的同时,免费为周边小区香包刺绣爱好者和待业妇女传授香包刺绣技艺,并回收带学员的刺绣作品,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开展承接各类培训5场,培训学员300余人。

8a85460821c84c3eafbffe26d03c9a9c.jpg

a36816ebed1648af9fe94073854fb94a.jpg

3e215d29d68e4908ab7275492e91650b.jpg

学员李粉霞说:“这几年带孩子其他的工作都做不上,跟上这个培训班儿开始做已有三年了,我一有时间了就在香包刺绣公司做,没时间了就领上配件回去在家里做。平时在那做的枕头、鞋垫儿、拖鞋,还有定情锁。这几天是马上过端午节了,我们做的是荷包、瓜等,一年下来能收入几千块钱。我做这个工作既打发了时间,也培养了我的爱好。”

74cf63e8a5f741d4aae2b116863a3f8c.jpg

陈宏是一名今年高三毕业的学生,怀着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奇,她跟着邻家阿姨走进志琴香包刺绣公司,了解传统文化,学习香包制作。

b2a8f9f90740496f8aea14b7d416dc60.jpg

67f279e2ca3b414798953119b39edfbd.jpg

“今天和阿姨一起来这里做这个荷包,之前感觉这个非常困难,今天做了一下确实挺困难的,做这个要一针一线地做,真的体会到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人非常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先去了解它,学习它,然后传承它,让香包文化走得更长远。” 陈宏说。

0e619503f0ed409391cf071ef45b3b9f.jpg

“我们每天互相学习,大家一块学习都是为了把这个刺绣手艺学得更好,也为了把这个文化产业搞得更好,把这个非遗传承继续传承下去。”李志琴说。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