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西北人的美味——炸油货
每一种年俗,每一样美食,都是淳朴民风的反映,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无论在外上班的儿女,还是家中盼子归来的长辈,记忆犹新的仍是这传统年俗和家里油货的味道。
油货是我们大西北所特有的一种美食,每到年前,家家户户炸油果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而且这种风俗习惯距今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之久,制作技艺也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改良,即使略有不同,不过也相差不大。今天我们来到了华池县悦乐镇张桥村李文学的家中,去实地探访一下炸油果的热闹场景!
炸油货是一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的活,它最为关键的就是和面和下油锅。尤其和面可是十分讲究,和面前得用油面和调料水,里面还掺和着猪油,每种油货和面的比例和加的配料都有所不同,由此一来,炸油货显而易见是个手艺活儿,并且很耗时间和人力,有时两大盆面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至少需要两三个人。
华池县悦乐镇张桥村村民李文学告诉记者,自己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生活相处的都非常和谐,过年做油货这个事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做的,比较繁琐一点。所以每一年做油货的时候,姑姑、婶婶都过来帮忙做,炸的炸,包的包,非常的和谐、高兴。
一个人揉、揪团面,一个人制作馅料,一个人擀、划口子,一个人捞、掌控火候。虽然工序繁多,但各位大师傅们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看得出来,他们的制作技艺已经是相当的纯熟了。
华池县悦乐镇张桥村村民徐会琴说:“我小时候,从记事起,过年就一直炸油食,手艺也是我母亲给我传下来的,过年不做点油食,年味儿还是感觉有点淡,所以年年过年都做着呢,我们孙子还爱吃的很。”
包糖角绝对算的上是油货里的重头戏,仔细看,馅料的主材料居然是隔夜冷馒头,将它放在擦丝器上擦成末状,再加上黑芝麻和白糖,如果喜欢吃核桃等干果,有些农户家还会加入一些核桃碎、花生碎。剩下的事就是包糖角了,圆形的面片里裹满了刚刚制作好的馅儿料,人们开始给它捏花边儿,一层一层的花边层层叠起,说不出的精美巧妙。一同制作的还有糖果果、油饼以及荞面圈圈,种类繁多且制作方式各不相同,处处显露着我们西北劳动人民的智慧。
最后就剩下了今天又一关键的环节,炸油货!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火太大,油温过高,油货会被炸糊,油货的颜色也会过于发红;火太小,油温过低,油货的颜色又太浅,也不好看。所以火候的大小至关重要,也决定着今天所做油货的成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在这样喜庆的日子,大家正是展示自己手艺的绝好机会,做出各种色、香、味俱佳的油货,家里人吃着香,做的人心里也高兴。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