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202170000000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2-1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21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要求,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三新一高”要求,围绕县十八次党代会、县十九届人代会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稳定恢复、持续向好态势,“十四五”开局良好。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经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8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78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4.65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42亿元,同比增长1.3%。
规上工业增加值(含油田),同比增长1.8%。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0.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27.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760元,同比增长6.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18.6元,同比增长10.7%。
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完成总量88.7亿元,占GDP比重75.3%,比上年同期提高16.7个百分点。
二、运行特点
(一)经济总量突破110亿元大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达到117.85亿元,名义增长26.7%,不变价增长3.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80.5%和7.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2.5个和0.2个百分点。
(二)农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在受灾减产情况下,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11.43亿元,实现增加值6.86亿元,同比增长5.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14万亩,粮食产量13.48万吨,下降11.6%,其中:夏粮产量3.1万吨,下降2.9%,秋粮产量12.8万吨,下降12%。水果产量0.82万吨,下降35%。中药材产量1.5万吨,增长134.5%。虽然粮食产量、水果产量下降,但中药材产量成倍增长,充分说明我县农业粮经饲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年末大牲畜存栏2.38万头,增长46%。牛、羊、猪、家禽出栏分别增长11.6%、31.9%、25.7%和25.8%。牛奶产量下降23.6%、鲜蛋产量增长13.6%。
(三)工业生产拉动效力显著。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含油田)增长1.8%。从企业属地来看,长庆油田工业全年生产原油334.59万吨,同比增长4.9%,实现油田工业增加值增长1.8%;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下工业增加值下降13.3%。从行业分类看,采矿业增长2.7%,拉动第二产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11.7%,下拉第二产业增加值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3%,下拉第二产业增加值0.01个百分点。采矿业作为主导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四)消费市场持续复苏回暖。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亿元,增长10.8%,较上年同期提升13.2个百分点。分消费规模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34亿元,下降11.7%;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增长1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4亿元,增长10.7%;零售业零售额5.5亿元,增长11.7%;住宿业零售额0.02亿元,增长5.9%;餐饮业零售额0.9亿元,增长6.6%。四大行业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5.1、16.2、2.8和1.2个百分点。分消费地域看,城镇居民实现零售额6.8亿元,增长11.6%;农村居民实现零售额2.1元,增长9.8%;城镇高于农村1.8个百分点。
(五)投资项目拉动作用显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增长97.3%,较上年同期提高87.9个百分点。分规模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继续保持240.3%的高位运行,5000万元以下项目下降29.5%,房地产项目下降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36.7%,第二产业下降46.7%,第三产业增长221.5%。从已完成投资额占比看,打庆高速占58.5%,其他投资项目占41.5%。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760元,增长6.6%,较上年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18.6元,增长10.7%,较上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镇4.1个百分点。从收入四大项看,城镇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1503.23元、3280.09元、454.21元和1522.63元,分别增长7.2%、1.9%、4.9%和4.4%;农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5077.4元、4267.77元、74.02元和1699.44元,分别增长14.8%、10.4%、3.1%和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31:1(农村为1),较上年同期缩小0.12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发展势头良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6亿元,增长27.1%,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3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8亿元,增长14.2%,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11.7百分点。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3.01亿元,增长11.9%。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2亿元,增长14.3%。各项贷款余额33.1亿元,增长21.5%。存贷差为30.1亿元,存贷比为1.9:1。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